如果你也是虚拟现实(VR)初创公司的一员,那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未来18个月的VR寒冬呢?
VR创业者们都很清楚,现在VR领域正迎来成功前的黑暗时期。高质量的VR设备很昂贵,在早期要说服普通人在这里投入超过1,000美元的成本,很难。我们都对VR的的发展抱有期望,未来大家都会使用VR设备,每个人都是潜在客户。然而现在我们正处于尴尬期。
Ben是Winnick公司的一名投资合伙人,公司驻地在洛杉矶。他曾是早期谷歌和YouTube高管,创立和领导了许多风投支持的视频初创公司。近日他在博客文章中提到VR初创公司在未来18个月乃至更长时间存活的5大策略:
找到用户需求
1.用户(或利润)
2.使用领域
3.数据
新产业出现的时候,各个公司都在试图尽快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换句话说,就是尽快“抢占地盘”。尽早培养尽可能多的用户是很聪明的选择,但同时也要牢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你要找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真正能够体现价值的领域,满足现实的市场需求。比别人领先一步找到用户需求,就能让你的公司更快专注满足用户需求。
面对现实吧:如果未来18个月只有发烧级玩家会在家添置VR设备,你的用户数量就算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肯定不可能像早期Snapchat的那么多。没有像Snapchat那样的早起用户数量和增长速度,VR初创公司则需要认真研究统计数据,分析用户习惯,快速找出客户需求。
我知道,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我每天都参与到VR产业,但也完全不知道VR用户究竟现在需要什么。瞎猜不行,那是空想企业家才做的事,你需要找到一到两个成功的具体衡量标准,才能带领你的企业走向成功。
打好地基,建好护城河
如果已经找到具体的用户需求并培养了一批用户,那么主要的问题来了:你要如何让用户一直使用你的产品而不是转向其他企业的产品呢?
这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你正在为你的VR项目筹集资金,你需要说服投资者为什么现在就要投入资金,而不是再等18个月市场成熟的时候。如果我个人投资了你的公司,我要确认我们现在努力的道路是未来其他公司很难甚至不可能模仿的。
最好的VR初创公司已经在考虑自身的用户活动和网络效应了。如果你能让用户带上用户,或者锁定某种具体的用户活动的话,你就比其他大部分VR初创公司领先了一步。
利用好VR本身的优势
对任何一项技术来说,其与众不同之处一开始往往都是它最大的弱点,当它走向成功时反而转化为它最大的优势。换句话说就是,停止模仿旧系统,要找出VR自身的独特优势。
早年在Youtube时,我们曾经想提供另外一种形式的电视节目,苦苦挣扎了很久,收效甚微。最终等到我们开始接受我们本身特殊的视频平台特点后,我们才开始走向盈利。我们停止模仿电视节目,反而开创了自己的特色。
虚拟现实的神奇之处在于这项技术在未来会有我们今天想象不到的千万种不同的应用可能。最好的VR初创公司肯定从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些应用的特点,虽然现在看来可能特点并不明显。例如AltSpaceVR在社交VR上的实验,它专注于学习社交VR的各种可能。大概这些企业都能赶在别人之前找到自身独特的能力,当然,他们也有最好的投资人,例如谷歌风投。
小心著名客户
在市场早期,可能会有高知名度的名牌主动上门想要做一次性合作,看似是个天大的机遇,但和名牌合作可能会需要很高的代价。举个例子,假如JimmyFallon打电话来想在你的平台上打造最棒的JimmyFallonVR体验,你会同意吗?要是同意的话,你可能好几个月都在做JimmyFallon的VR经纪,完全忘记了自己公司最初的目标(看上面第一点)。有时候这种生意很值得做,而有时候这种生意就是浪费资源。你要小心判断JimmyFallon的要求和自己最初的目标是否重合,这点很重要,随后才能确定这样的生意是不是对公司的发展有好处。
学会判断是否有进步
优秀的初创公司懂得每周判断自己有没有取得进步。任何一天,任何一周你都要清楚自己处在什么状态。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否向目标一步步前进,这很重要。而糟糕的初创公司没有好的衡量标准(看第一点),最后就会陷入困境,找不到公司前进的方向。
不要让自己的公司变成这样。假设现在是18个月后,想想自己公司怎样才算成功。再从18个月后往前推,看看自己离成功还有多远,这样你就有了具体的计划。现在你有了衡量标准,有了动力,有了方向,你就能很好地判断一路下来是否能够成功。
总结一下,我见过的最好的初创公司知道如何按照计划建立商业模式。他们知道将关键的衡量标准作为护城河那样,推动业务发展。他们不会因为极具诱惑力的一次性客户忽略自己的目标,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前进的方向。当你做到所有以上这些时,你的企业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且在当今所有VR初创企业都面临的用户数量过少的情况下立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