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Watch旗舰试水体验——茧已成 羽未化

可能对这款旗舰级的智能表真的真的太想要了,工工整整地写了500字众测计划。1月26日申请结束当天晚8点左右正在理发,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我心里小激动了一下,不会是张大妈要翻我牌子吧,拿出手机果不其然。这次可能临近年底,30号才收到顺丰收件发货的通知,中间29号还有北京小哥打来的电话跟我确认收货地址。1月31号到公司加班,顺带准备接驾。可是收货了之后发现皇上没穿新衣。。。

我想先说说自己想要一款什么样的手表。这基本也成为了这篇测评的提纲。(当然,还要写开箱)

外观酷一点。对坐办公室的汉子来说,能戴的首饰很少,手表装饰作用很强。不要塑料感,一来看起来小low,二来难搭配。bigger要足够大 。(款式和设计,测评靠看)

UI易用,推送和提醒功能设计良好。电池续航能力较好,不要总产生焦虑感...(实用性,靠算和体验).

较强的运动记录功能,因为春秋季会路跑,跑步的时候不爱带手机,花个两千多块钱买智能表,我不愿意再花五六百买运动表了,一年带不了几次。(健康功能,测评靠算)

下面文字中,红色文字是需特别说明的内容,蓝色的文字是一些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反馈。

Luxury Elaboration

HUAWEI WATCH用了黑色的外盒,尺寸够大,一点点神秘和炫酷的感觉。真正的表盒会是什么样子呢?盒底上标签为中文的,上面打着3C认证,这个是和美版在包装上最大的区别。

外盒套着表盒,表盒很有质感,妥妥的旗舰配置。

Timeless Design. Smart Within. 翻译成秀外慧中合适吗?

将表座提起,表座下面的小纸盒里面装着说明书,保修卡和VIP卡。纸盒下面是变压器和充电器。说明书很薄,内容简明扼要。

全部展开以后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产品的包装设计和直观感受上,HUAWEI WATCH做得真心实意,包装是朝着轻奢腕表的方向设计的,与iwatch和一些运动智能手表的简易包装相比,更加用心。

细节会随着款式和设计部分的测评逐一呈现。

Timeless Design

在申请测评时网上看了一下手表的介绍,当时主要担心表壳太厚,一来不好看,二来怕重。收货以后觉得看起来一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比之前戴的Tissot PRC200还薄一点,一点傻大粗笨的感觉也没有。单看数字是不能体会商品的。侧面拉丝抛光。

表背贴了保护贴,揭去以后露出来了这款智能穿戴作为“表”的基本参数,包括SS316L外壳,Sapphire表盘Water Resistance的防水级别。还有几个黄铜的充电接触点。

通用级不锈钢常用的包括304,304L,316和316L。304不锈钢用得比较广泛,和316一样都不耐晶间腐蚀和氯离子,需要焊接的位置通常用低碳的304L,316防腐蚀性能比304略好好。316为了防点蚀可以加入钛变成316Ti,也可以降低碳含量变成316L。这四种材料中316L价格最高,是最便宜的304价格的两倍左右(某些锅碗瓢盆贵是有道理的)。腐蚀除了和介质有关,也与温度有关。虽然手表可能频繁接触汗液,但是在汗液浓度和体温对304腐蚀并不严重,不过带久了抛光的部分就不那么反光了。对于一块表盘总重不到50g的手表来说,特别是近来不锈钢原材料价格下跌,其实表壳的成本占比很小,却体现了制造商的用料的诚恳。

316L通常是入门级轻奢表的标配。不锈钢做表盘最大的缺点在硬度稍低,日常磕碰可留痕迹。上面那张图片里的Tissot Prc200,日常使用的磕痕就跟前任留在我内心的伤痕一样不能抚平。。。,除此之外也容易刮花。提高不锈钢表面硬度可以用表面渗氮的方法,也可以直接用双相不锈钢318LN或者2205等。Bigger再高一点可以用陶瓷材料,比如Rado家。HUAWEI这款Watch是消费级的旗舰产品,316L选材也中规中矩吧。

四个铜质电极会频繁与汗液接触。若干年前用索爱手机,充电接触点不到一年时间就锈死了,HUAWEI WATCH的电极这么设置是否合理有待时间检验。

表盘材料人工合成蓝宝石,与天然蓝宝机械性能上没有任何差异,主要特点就是硬,次要特点就是脆,翻译过来就是耐磨不耐摔。价格上人造蓝宝比水晶也就是矿物玻璃高,一片表盘那么大的几十块钱,材料成本低,主要是加工成本。人造蓝宝算入门轻奢表及以上档次的标配了,再高档一点也就是加一些涂层。

从整体上来看,HUAWEI WATCH选材扎实。只不过表盘设计中不锈钢表壳外凸,略高于蓝宝表盘,我的经验上来看,这个区域如果使用不当将会称为磕碰最严重的位置。

银河系列这款米兰尼斯表带采用双层编织,很密,用料也足够厚实。lz手臂毛很旺盛,之前戴过金属竹节表带,比较担心夹毛,实际使用一点也不夹~

表带背面通过编织做出来的波纹结构,用于卡扣闭锁咬合。

lz在使用的过程中卡扣的销子脱出来过几次,有点意外,可能个别细节方面还需要注意吧。

HUAWEI WATCH在宣传中反复强调表带按18mm设计,表带选择比较多。为此也在表带设计中加入了快拆的弹簧销,如果有多款HUAWEI自家的表带,自己动手就能装卸。

在表后背壳和外壳中间有一层灰色的结构,说明书上说这是手表扬声器和麦克的位置。拿指甲抠,感觉不出来这垫层用的什么材料,不过视觉上有点破坏不锈钢表背面的整体感。

菊花充电器的菊花视角。。。

测评的这几天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HUAWEI WATCH的设计理念。HUAWEI希望从经典表型出发,在轻奢入门这个档次设计出一款秀外慧中的智能手表。HUAWEI WATCH首先是一块表,其次才是手机的第二屏幕。iWatch则更侧重与手机的互动,虽然表盘设计独具个性,但是科技感太强未免不够庄重,外形太具个性则不易搭配 。

HUAWEI WATCH共推出了5个款式,其中鳄鱼皮带金表盘款式稍显成熟气质,有点点壕的感觉。黑色款动感十足,狂拽酷炫吊炸天,不过可能不容易搭配~银河经典这款则比较绅士文气,有点闷骚的感觉,表盘最为干净,期初担心有点闷,但是上身后真的各种百搭。我有点小纳闷HUAWEI这个硬件起家的IT行业龙头是如何设计出这样款式出众的时装表的。

衣服搭配神马的就是个人觉得好看就好了,毕竟百搭款式,搭得不丑就好。

Smart Within

推送,提醒和回复功能是手表智能化的体现。大家往往对智能化黑科技期待很多,可是使用过后却发现满足基本功能就可以,太复杂的功能只给自己增加了操作难度或者不那么易用。毕竟一块很小的屏幕,除了手势操作最多再加一个旋钮或者按压,通话功能和视频功能加进来可能用起来也不是那么方便 。

HUAWEI WATCH开机

我从2011年年初开始用iPhone,一直没用过Android。在拿到手表前网上搜索了HUAWEI WATCH的一些操作经验,了解到国行版开机必须准备一台Android手机,预装Android Wear中国版或者中文版 。另外必须有外网连接。本次开机使用的是母上大人充话费的Lenovo手机。

HUAWEI WATCH开机需长按表冠,开机后,表冠就相当于手机中的Home键,可以唤醒屏幕和返回主屏。

开机后先是华为家的标志,然后是一段狂拽酷炫的动画,大约不到1分钟进入了欢迎界面,按照操作提示需要将菊花坐到莲座的凸点上充电。。。

打开手机蓝牙后搜索到HUAWEI WATCH,输入手表上的配对码,按照操作一步一步进行就可以了。配对成功后会自动推送手机升级,等待大概两分钟后手表更新完毕后主屏上会出现几张卡片,向右侧滑动把卡片全消除以后就可以操作手表了。

  开机问题反馈

为了重复测试配对的可靠性,在手表的设置选项中选择了取消配对,手表重启再次经历开机过程,到了配对界面之后,手机端的Android Wear能搜到WATCH,但是连接多次都不成功。卸载重装手机上的Android Wear以后才可以重新配对。在配对成功后推送WATCH更新的过程中,更新了大概10分钟也没过,就只能重新启动手表,发现与Android Wear又无法连接,删了重装,再次连接配对,这次大概两分钟以后更新完成。

HUAWEI WATCH自带了四十多款表盘,换表盘也很容易。也可以用滴答或者wearaday等第三方应用自己设计表盘。显示屏亮度很高,在下拉快捷键中也设置了高亮选项,室外使用的时候可以短时间最高亮度,可是我如何很容易地在很亮的背景下翻到高亮选项呢?自带app中有一个手电筒选项,点开之后就是一块高亮的白色屏幕,强度跟哈利波特的荧光闪闪差不多。

HUAWEI WATCH宣传采用了286ppi的屏显,实际画面还是比较细腻的。但是仔细看圆形部分有锯齿,已经有值友在测评中写过用放大镜观察排布阵列是比较原始的排列方式。另外某些金属质地的表盘显得略假,真实的金属表盘抛光和上色之后,随着手腕的翻转和视角的变化表盘反光会呈现有规律的反射。既然HUAWEI WATCH有传感器,是否也可以考虑表盘模拟这种反射的变化,在表盘设计将金属质感做得更细腻一些?

HUAWEI WATCH UI

HUAWEI WATCH操作十分容易上手,上下左右四种操作大概几分钟就可以熟练掌握。由于屏幕没有压力感应也没有旋钮,与屏幕的互动较少。

与Android手机连接需通过手机端的Android Wear,能够实现手表屏幕截图,更换表盘 ,设定倾斜手腕表盘开启等功能。屏幕截图只能通过手机自带的邮箱或者微信才能截图成功,不能选择保存到系统相册,我觉得这可能是个bug。

手表自带了微信和支付宝客户端,其余十几款app需要使用华为手机商店安装,12月份国行版发布到现在华为应用商店里15款软件一直没有增加,H家的软件工程师该加加油了。

与Android连接后可以通过语音操作手表,回复信息,微信和QQ,接收各种通知,另外激活手表的支付宝只能用Android支付宝客户端。开会的时候看看信息提示比较方便,不过回复功能就没意义,也不方便说话。倒是走路和开车的时候语音回复还不错,转文字识别率很高,但是语音音量有点小。

问题反馈

语音操作不能识别英文。我英语说打开wearaday识别不了。

HUAWEI做硬件出身,整个设备做的不错,但是多少优点忽视软的一面。虽然我很认可智能手表不需要太多功能,毕竟屏幕太小,操作再简便,阅读和回复也都不容易,游戏体验也远赶不上手机。可是大多数消费者买一款智能手表都会对“表”的“智能”方面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总得让我们体会到了屏幕太小,游戏玩儿得不爽,我才能认识到这只是一块表而不是手机吧?总得给我们体验的机会,由我们自己来选择用这手表做什么吧?可是HUAWEI 商店里仅有的那么几个有实际用处的app,用户基本也没得选择。

HUAWEI WATCH现在目标是全球,使用Android Wear系统有自身的考虑.

充电与续航

HUAWEI WATCH采用磁吸点接触式充电。好处是充电很快,实测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可以满格。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充电时需要对准接触点,虽然不是很难对准,但是真的需要把充电器拿起来准确的摆放一下,不是随便一摆就能对上的。前文我也表达了对于铜电极可能反复与汗水接触有锈蚀的可能性的担心。

lz大概记录了四天HUAWEI WATCH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用电消耗。这里先定义一下几种工况。轻度使用是指使用比较省电的表盘,没有连接Wearaday,只偶尔看时间和记录步数;中度使用是指带Wearaday连接,不经常操作屏幕,或者反过来;重度使用是指在开Wearaday的情况下,频繁操作手表。用电消耗见下表。

因为在说明书中提供了理论使用时长1.5天,核算下来是每小时消耗2.78%的电量,这个数字可用作t检验的真值。这里要说明一下,显著性检验用来验证试验的精密度,也就是试验波动是不是满足统计学规律,有没有系统误差,是不是可接受,并不代表测试是否准确。

Team1和Team2两组工况大致相似,都是中度结合重度使用。看每一组的t检验,在双边0.95的置信区间内,两组记录计算t值小于t表值(1.4<4.3, 2.34<2.78),两组记录都无显著性差异。由于team1和team2两组工况相似,对两组记录进行了双边0.95置信区间的F检验,计算的F值1.90<39.2(F0.025(4,2)),两组记录没有显著性差异,精密度大致相当。中度偏重度使用时,每小时耗电大概5%左右,保证20小时的使用问题不大,基本上满足一天的使用需求。

Team3记录当天lz很忙,只开了wearaday,操作屏幕很少,可以看到中度使用时每小时耗电大概3.3,t检验仍然无显著性差异。这种工况下能操作大概30个小时,使用一天基本毫无压力。

Team4当天由于Wearaday频繁断线,lz很生气,索性断了Wearaday,中间轻重度使用结合。可以看到这种工况下样本标准差较大,但是实际的平均耗电量与说明书的理论值大致相当,计算的t标尺很小,无显著性差异。补充一点的是当天晚间睡觉的时电量还有62%,第五天完全轻度使用,到了晚上电量还剩34%。在轻度使用时一次充电待机三天看样子不成问题。

Passionate Movement

智能手表的智能除了作为手机的第二屏幕,还在于融入了运动和健康功能,对此我是有一点点想法的。从设计理念上HUAWEI WATCH的路线和iwatch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但是在GPS这个问题上却与iwatch以及其它智能表保持了一样的偏执,不加GPS模块。

要GPS干什么?答:路跑时用。智能表的运动功能不能满足要求吗?答:看我下面的实验数据就知道了。费电怎么办?答:App不调用的时候不费电。会提高手表价格吧?答:GPS模块成本不一定有蓝宝表盘成本高,但是一旦引入运动功能,手表的密封和防锈等问题就需要重新考虑。没有Wifi怎么办?答:路跑的时候很少有人在意跑了哪条路线,界面只要能显示配速和里程就可以,就是个差分计算和坐标记录,回家玩手机在手机上同步看路线就可以。为啥就不另买一块运动表?答:运动表带GPS的也七八百,又没质感,平时很少带得出去,我花两千多买块智能表,还没一块七八百块的运动表功能强大?

目前智能手表不带GPS是个标准配置,HUAWEI对此自然有自己的考虑。除此之外HUAWEI加入了其它主流智能表的标准健康功能,包括光学法心率测试和运动分析记录,运动分析记录中包括步数记录和运动分析。对于这些功能主要测评内容包括两项,准不准和好不好用,为此做了三组实验,并且做了统计学分析。

以下测试由于条件限制以及个体等客观因素仅供初步体验参考。

  实验1 心率测试实验

光学法心率表测试时需要表背扣紧测试部位达到闭光效果,肌肉振动也可能导致漏光和影响反射,基本上光学心率表只能静止时使用。即使静止时使用,也可能因为手臂抖动,肌肉紧张导致测试结果错误,当然这个不是HUAWEI WATCH自己的问题,iwatch也一样总出错。

实验采用跑步机的心率测试器做对照组。跑步机心率测试方法为微电流法,同样只能静止测试,但是能够连续测试。

实验默默站立2分钟。。。然后开始同时用两种方法测试心率,并记录结果,结果见下图。

实验结果中HUAWEI 测试结果中的60和92两次是比较明显的偏差,正常需要用可疑值计算判断一下,但是光电法这种错误经常出现,试过几次就清楚了,所以直接排除在样本外了。

两者平均值大致相当,HUAWEI WATCH样本标准差s略大,说明波动稍微大一点。由于跑步机的心率测试仪也不是标准量具,所以按0.95的置信区间做了双边显著性检验,计算F值1.99小于F表值,无显著性差异。

再次说明,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意思是,两组测试如果有误差,误差的波动区间在统计学结果上来看都是符合统计规律的。F检验保证精确性,但是不保证准确性。

心率检测可以用来衡量运动中身体负荷量 。对于跑步,心率过大则消耗肌肉,可以提升能力也容易导致过量和疲劳。心率较缓则运动量不足,也不能够充分消耗脂肪。对于减脂,长期的中等程度的负荷最有益。对于能力较高的runner,每次运动后都会有几百到一千米左右的减速整理过程,再停下来检测的心率不能反映高负荷时的心率情况。对80%负荷能力在10速及以下的朋友,中断跑步对心脏的冲击还不算太大,此时检测立刻检测心率则对减脂有比较好的指导作用。而对于心脏本身有些问题的朋友,每天需要检测心率,那么心率检测功能就比较有用了。

实验二 步数记录实验

HUAWEI WATCH利用自带的速度传感器配合算法分析运动方式方式,可以记录步数。日活动记录可以本地查看也可以同步到手机,也可以进行单次活动记录。步数测量的对照组使用的是iPhone 6s。这里郑重说明,二者因为是不同类型的设备并不具备可比性,结果只做精确性分析。

实验方法:每次测试前静站1分钟,待两台设备实时记录清零。步行一段路程,记录实际行走步数,并记录两台设备的测试步数。结果见下表。

测试过程中HUAWEI WATCH出现过故障,第7组和第8组测试当日单次运动记录app点击开始后,步数一直为0,过了一两分钟后才开始显示运动记录。由于设备本身故障,这两个结果算做可疑值不计入统计结果。以误差百分比来衡量单次测量准确性(误差百分比=误差/实际值)。

从结果上来看,两台设备出现正负偏差的结果都有,但是平均数为负偏差,说明总体上两台设备对于运动的解析偏保守,有一些步数没有被当做运动记录。样本标准差WATCH的稍大,说明波动稍大。用0.95的置信区间进行双边检测,计算结果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3 跑步测试

实验采用BH跑步机做参照组,跑步机可以设置体重用来校正消耗曲线。WATCH的运动记录功能也可以设置身高体重和年龄等信息,本人体重63kg,175。

实验过程就是在跑步机上跑啊跑,然后记录跑步机上的速度和能量消耗。WATCH采用单次记录模式,每次测试后记录单次结果。结果见下表。

首先看芥末色的数据。前四个1000m负荷采用不同的速度,从能量消耗上来看,跑步机的能量消耗大致相等,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对于减肥适合稍慢速度,较长的跑步距离这种模式。可以看到HUAWEI WATCH的测试结果方差较大,计算的F值过大(已超过F双边表值),说明测试过程中存在系统误差。

跑步当天运动app出现问题,在运动开始、app开始记录的第一分钟里,某几次的步数和卡路里数都保持为0,而有几次测试步数在增长但消耗卡路里不增长。

Sum行记录了单次跑步时长和消耗的汇总信息。可以看到Watch的单次记录加在一起比跑步机记录偏小。跑步后翻看watch当天运动记录的总跑步时间,数值和单次测试汇总的总时间大致相等,跑步一项的运动总消耗消耗也和跑步机汇总结果大致相等。这说明单次运动记录app中的能量消耗项可能不准,后台实际在记录运动消耗,但是app不显示。app本身可能需要进行优化。如果HUAWEI的工程师能看到这一问题,希望以后升级时能够修正bug。

再看藕荷色数据。藕荷色部分显示了同样的跑步速度下,手表通过运动传感器分析运动强度换算出来的能量消耗测试结果。将运动消耗除以运动时间转化成单位时间运动消耗。跑步机的运动消耗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真值,只是由于有效数字的原因导致出现正负偏差。从实验结果上来看,在等强度运动中,watch的运动消耗值结果比跑步机的数值偏小(当然二者不能说哪个更准确)。WATCH方差稍大一点,存在一定波动性。由于跑步机的样本标准差很小,如果把跑步机结果当做真值做单边检测,WATCH的F检测无法通过(14.03>9.28)。如果做双边检测,那么在0.95的置信区间下,F计算值小于F表值(14.03<15.4),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用t检验,计算的双边0.95置信区间内计算t值小于表值(0.79<3.18),也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起来可以看成没有显著性差异。在app运行正常的情况下,8km的速度下,watch还是一定程度上能保证结果的精密度的。

再看步数记录。先将总步数转化成单位时间步数。在一定的强度区间内,正常情况下每个人单位时间内步数大致相同(150~200步/min),通过步数分析能够看出来每个人的身体能力,也能够指导科学运动。12速大概是我80%的能力,每分钟对应的143步/min我觉得偏小。对此进行了可疑值检验Grubbs检验计算得到的T=1.22,0.95的置信区间内表值T1.46,说明143步/min的结果符合精密度检验结果,不是可疑值。总体上来看我的步频偏小,步频较高的区间在9.6~10.8速,12速也基本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对于在跑步机上减脂的朋友,较高的步频和较小的步幅则更合适。

对运动记录的app建议

由于HUAWEI WATCH本身没有GPS,为了便于路跑,可以增加一个步频步幅校正功能到运动记录app当中。用户用跑步机或者GPS记录一段跑步的实际步数和里程,通过校正得到一个人的步频和步幅,在路跑过程中则可以通过app比较精确地等效出实际跑步里程。

Summary

从包装,选材,作用和款式方面来看,HUAWEI WATCH基本无可挑剔,以上几个方面都十分考究,设计也紧紧抓住了传统造型的轻奢时装腕表的定位,送人和自用都不错,也适合多种穿衣搭配。

UI设计简洁易用,上手十分容易。App略少。续航能力不错,正常使用一天毫无压力。

运动和健康功能中,心率测试表现不错,适合跑步入门选手和需要检测心率的筒子。锻炼app(单次记录)功能稳定性需加强。对于运动的识别和运动强度的判断基本也能满足日常需要。配套的第三方app还没有,多少影响运动粉的使用。

HUAWEI WATCH的起点很高,虽然刚刚发布了第一代,但是在各方面都能与360二代比肩,款式设计又十分新颖,算是站在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但是软件的一面目前还有一点点欠缺。茧已成,蝴蝶的翅膀还没那么鲜亮。不过相信随着app的增多,与iOS的连接方案的优化,HUAWEI WATCH一定能大放异彩。

上述测试的实验部分由于时间紧张,数据积累不够完整和全面,有些实验需要重复验证。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尽量做到了客观公正。某些文字是我个人的意见,稍微主观一点,但是确实是我的使用体会,毕竟是众测平台,问题和想法反馈给张大妈和赞助商测试也更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