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让所谓的健身爱好者成了“健身奴”

现在的健身类应用和可穿戴设备如此之多,导致人们似乎都已经找不到理由不运动了。然而,恨不能一天 24 小时揣着手机以免漏记自己走过的任何一步的你,或是吃每一顿饭时盯着眼前美妙的食物脑中闪现每种食物卡路里数值的你,请扪心自问一下,你真的过得开心吗?

这些健身应用的基本理论是趋同一致的:每天吃的食物总卡路里和小于 2500;每天走步超过 1 万步;保持心情舒畅,少花点时间在手机上。

再看看这些纷繁的产品,从跟踪记录用户每日的走路步数是否达标到密切关注生活当中更加绝密的个人隐私,从心情监测到性生活日记,应有尽有。自我跟踪这一行为几乎已经渗透进入了每一位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然而现下此类用各种数字具体量化去过日子的生活趋势是否真的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却无从得知。仿佛某种宗教仪式,只不过信徒们是通过可穿戴设备或是手机等设备宣的誓,诸如 FitBit 手环之类的设备每天砥砺着他们的意志,最后被动趋势下减肥成功,皆大欢喜。再比如说,线上大多数针对 Pavlok 手环的评论都是大篇幅言辞凿凿的夸赞之词。这款手环的机制是如果哪天用户没有完成自己既定的锻炼或工作目标,手环就会使用电击惩罚佩戴者。事实上,线上乐意谈论自己没有实现目标的人肯定是少数。于是大量实现了目标的评论对比极少数未能达到自己要求的评论,这之间的反差极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你看做这件事的人这么多,如果自己每天不戴着手环走几步留下点数据,似乎人生都不完整了。

Pavlok 手环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么你大概就已经跑偏了。根据杜克大学经济学教授 Jordan Etkin 的最新研究表明,自我跟踪记录数据或许并不能对生活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虽然这些应用的确能驱动人们动起来并获取更多信息,但是越是量化目标,人们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少。Jordan Etkin 教授发现对比运动时并不计算具体距离或时间的人,那些使用设备精确记录行走步数的用户虽然能做到运动时间更久,但运动中的乐趣也随之下降许多。同样的反作用也发生在了读书这件事情上,Jordan Etkin 教授是这么写的:「尽管精确的阅读目标可以让用户阅读更多的页数,但是这也同时让原本充满乐趣的阅读享受仿佛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工作时间,所以这类量化行为弱化了读书原本应有的体验。」

Jordan Etkin 教授研究了几十年人们对事物的预设定位究竟对身心有多大影响力,这些研究成果便是基于其发起的多项心理学研究而得出——人们对事物的预设定位即意味着人们主观上如何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和他们为何要经历这一切。当人们认为自己必须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总会下意识产生逆反心理;当他们开始强迫自己集中精力攻克某件事时,他们的精力便会以极快的速度消亡。与之相反的是,当人们完全沉浸入某件事情,忘掉时间的羁绊——即「进入化境」时——他们的能量是无穷的。所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体验,天堂地狱一念之间。Jordan Etkin 教授的研究表明,现在这些将人们每日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游戏娱乐化的趋势其实遗漏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一点:人们内在自有的驱动力往往已经足够应付所有事情。

当然,这些记录跟踪应用或设备有其利用价值——它们能够帮助人们将宽泛又难定义的大问题逐级分解成可控且可量化的小问题。但它们最糟糕的一点在于为了眼前的即时利益而牺牲了长远的内在动力。比如说,现在有一位热衷于每日量化任务过日子的人,千篇一律的生活让他锻炼时间足够长却遗失了原本锻炼的乐趣。他的喜怒哀乐全部「外包」给了自我跟踪类应用:他每天定时定量去健身房,吃什么做什么要什么都只需要打开应用看一眼,因为它们有他所有的喜好记录,应用会自动推荐所有生活最佳方案给他。在这个死循环里,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提不起劲去健身房,于是便越来越依赖自我跟踪应用给予他动力,激励他行动起来——因此「不喜欢」这种情绪也会累积得越来越多。所以,你现在还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力驱策的健身计划最后会无疾而终吗?

某款量化每餐食物及具体卡路里的应用

自我跟踪这种行为其实历史悠久——放在浴室的那台磅秤就是曾经人们屡试不爽的惰性累加器——那么现在最新款又会是什么呢?随着各种生活设备的智能化以及各种产品对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化——现代生活的产品除了过往磅秤的体重通知功能,还增加了一系列其他像多喝水或者少吃多餐的温馨提示——这都会导致消费者下意识产生时间观念,从而担心这担心那,今天没走够步数是不是就是浪费时间了?把几个应用程序的推荐奉若生活「明灯」也就意味着抛弃人之本我这个最佳生活「指南针」。

从查尔斯 · 狄更斯笔下《艰难时世》中功利的葛擂梗到加里 · 施特恩加特《悲伤的爱情故事》中执迷于分数的专家,小说家们已经用文字质疑过了所谓数字量化生活的荒诞。但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也可以通过特定定量研究更好地揭示人类这种计数冲动究竟会产生何种后果。是让越来越多量化生活的人们变得简单麻木呢,还是会加速人类情感的漠化。从都柏林仪表盘网站对城市数据化到工作场所幸福指数研究再到近来各种自我检测的系统,都因为过度数据化而遭到社会科学的批判,但这些声音却从未受到过重视。因为现在数据就是一切。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法学教授兼文化人类学家 Mireille Hildebrandt 发现现代社会从「含义」到「信息」的改变——也就是放弃「质量」到追求「数量」的过程——是现在大数据时代最麻烦的趋势之一。把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体验简化为一成不变的勾选框和数字目标等于是用平日里枯燥的工作逻辑强奸了非工作时间的休闲娱乐生活。除此外,根据 Jordan Etkin 教授的观察,「个人主观幸福感的下降」仅仅是消费者使用自我跟踪记录产品带来的不良情绪之一。更明显的迹象表明做记录这件事容易将原本的自我实现目标降级为单纯的自我管理行为。至于究竟最终谁将受利于如今这种数据驱动的生活,过个几十年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