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遭遇瓶颈 or 潜力无穷?

可穿戴那么火,为啥现实生活中鲜少有人狂热追逐?

为什么我们还找不到一款性价比高又不鸡肋的可穿戴产品?

为什么还没有出现一家非常成功的可穿戴公司?

极具潜力的可穿戴设备有何发展前景,未来它又将朝着什么趋势发展呢?

  运动 健康 医疗 可穿戴设备势头火热

自2012年谷歌眼镜问世以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就吸引了了各界关注的目光。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各家厂商争先恐后进行研发,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国用户在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上展现着超强的购买力。

尤其在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从手环、记步器、手表到如今的戒指、袜子等不仅涵盖各类形式,检测功能也是五花八门,从最初的计步、监测血压拓展到心率、睡眠监测等等。

目前也有部分可穿戴设备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治疗作用。比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某款药物在口服之后副作用明显,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一位硕士研究生发明的文胸,特殊的材质可以向佩戴者缓慢释放药物,患者通过皮肤来吸收药物,在除去口服副作用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疗健康终端设备种类正日趋丰富,正向着网络化、开放化、便携化、智能化、可穿戴等方向快速发展。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产品与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将大力推动医疗健康领域服务与功能全面升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梦孙

今年,各种新设备也是呼之欲出。除了即将推出的Apple Watch2,更有虚拟现实设备PS VR、增强现实设备Magic Leap、智能头机等等类产品。

索尼PS VR预计2016年10月开售。

VINCI智能头机通过内置传感器,无需操作即可自动播放音乐,并配置高端芯片搭载拟人式对话交互模式。

现实:存在感不高 瓶颈难突破

对于真实的使用者来说,可穿戴设备对生活有多大改变?

前不久来自企鹅智酷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超半数使用者认为“使用设备没有改变运动生活方式,只是多了些数据”;

25.4%的人认为有些改变,只有14.2%的人认为有很大改变,运动效果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对于半数使用者来说,可穿戴设备“没啥用”。

同时,调查也发现:年龄越大,中途放弃使用的比例也越高。28%的70后买了智能设备后,使用一段时间就会抛弃。80后这一比例降为22.9%,90后为21.3%,00后仅有13.2%。

恐怕,曾经的乐观如今可能只是虚幻的“泡沫”。市场定位不够明确、商家投机意愿强烈、功能单一等等劣势导致了如今可穿戴设备的“雷声大雨点小”。

目前呈爆发式增长的智能手表尽管有着苹果、三星、华为等各大厂商的大力研发,但市场反应仍旧“相对平淡”。在智能手机“独霸天下”的时代,智能手表实际上仍只是发挥了“手机配件”的作用。存在感不足是目前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们必须承认,在可穿戴尚未形成功能碾压的今天,尚不理想的体验感和高弃用率必须值得设计者和开发厂商们深思。

回归内容本质 亟待跨越式创新

人们需要承认可穿戴设备目前咋研发与技术上尚未成熟,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苹果、谷歌等大企业对可穿戴设备的探索也将会带来一种良性的竞争。

过去几年间,智能手机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电脑或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人们用电脑,电脑不必知道是谁在使用它,也不必知道周围还有什么人,以及它被放在了哪里,但可穿戴设备不同,它需要知道你在哪、你在做什么、周围有什么人,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所以我说,可穿戴设备是要会社交的,这是目前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人类能够克服这个问题,那么可穿戴设备会有很大的突破。

——MIT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可穿戴设备先驱、全球七大权威大数据专家之一 阿莱克斯·彭特兰

因此,在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发展的今天,可穿戴设备必须回归“功能本质”,并亟待跨越式的创新:

1 制造与应用服务相结合

2 生态链与产业链打造新目标

3 创新环境建设

4 提升用户粘性

5 注重数据整合

归根到底,可穿戴设备无论外观和使用方法如何变化,若想立于不败之地,还是要回归一个“功能”的本质。开发新应用,拒绝“同质化”,这样才能体现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才是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或许,开拓具有市场和应用价值的新功能,才是可穿戴设备的最终出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