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之王Jawbone走向溃败 国产商深挖核心技术抢制高点

昔日可穿戴之王Jawbone正走上衰败之路。近日据消息人士称,Jawbone可能会退出运动手环领域,Up系列手环已经全面停产,现有库存全部出售给了第三方经销商。

是Jawbone不行了,还是可穿戴设备不行了?很明显,智能移动设备领域正在面临着飞速的发展期,国内国内可穿戴设备产商应以Jawbone为鉴,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挖掘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和未来发挥的潜能。

Jawbone上演大溃败

它是智能手环的鼻祖,曾被称作可穿戴之王,然而现在,它已经走下神坛。它是Jawbone,2011年推出第一个UP系列手环,彼时,“可穿戴设备”这个概念正以运动手环为切入点开始了商业化的进程,而Jawbone登上了这波浪潮的巅峰,一时风头无二。不过近一年以来,Jawbone上演了滑铁卢式的大溃败。日前有消息人士称,Jawbone已经停止生产UP系列运动手环,并将剩余的库存打折卖给第三方分销商。

消息一出,业界有关Jawbone将退出可穿戴市场的猜测甚嚣尘上。Jawbone随后发布了一则通告,表示并没有完全撤离可穿戴市场的计划,并表示“将在恰当的时间向用户分享新品”。

尽管公司努力澄清传言,却依然难掩穷途末路的现实。在过去的近20年,Jawbone经历了13轮融资,总融资资金9.83亿美元。2015年初,凭借8亿多美元的总融资额估值30亿美元,大概是200亿人民币。但是今年2月,Jawbone融资1.65亿美元。据报道,估值仅仅剩15亿美元,比上一轮时的30亿美元折价50%。

而在此之前的裁员,也显示出这家公司捉襟见肘的窘境,去年Jawbone宣布裁员60名,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与此同时,加入Jawbone只有8个月的公司董事长SameerSamat也宣布离职。

种种迹象表明Jawbone正在衰弱。一个估值高达200亿人民币公司,在一年时间分崩离析令人扼腕,不过,在大洋彼岸,中国大陆可穿戴市场却一片红火,各个厂商仍在不断加码智能穿戴市场。6月2日,小米手环2正式发布,并于7日首发开卖;今年4月华为发布全新手环B3,市场反应良好。

可穿戴设备是个伪命题?

对于Jawbone的没落,有媒体提出“穿戴设备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的质疑,不过,Fitbit、苹果、小米、三星等在可穿戴领域的市场表现无疑是对这种说法的有力打脸。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的销量为19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67%。智能手环方面,Fitbit出货量48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万,占据24.5%的份额,继续保持第一市场占有率;小米手环出货370万,占据19%的市场;苹果以150万的出货量占据7.5%的市场。

未来,可穿戴仍然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据IMS Research的调研报告预测,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3000万台增长到1.71亿台,2018年将达4.85亿台,2012年至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9%,市场空间广阔。

市场整体向好,Jawbone缘何衰弱?很重要一点,Jawbonee总是花时间去打磨产品,但是市场在这期间已经严重流失,很快被竞争对手占据。当竞争对手开始为运动手环提供屏幕、自动识别睡眠和运动状态的时候,Jawbone并没有做任何跟进。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呢?据Jawbone员工透露,公司混乱的产品测试环境是问题的原因,许多产品临近发布时还在做各种修改,导致市场和零售计划很难进行。还有一些员工认为将新功能的想法传达给管理层太难。而Jawbone的产品负责人Bogard则将测试上遇到的问题归咎于该公司尝试的事物太新。

掘金大数据是方向

从200亿到大溃败,Jawbone为同行提供了前车之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格局瞬息万变,创新反应滞后的结果只能被扫地出局。

我国可穿戴设备热闹非凡,但其背后的短板和隐忧已经凸显。目前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主要面临发展模式低端、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形式上局限于低水平的模仿、核心基础技术方面受制于国外,这成为限制我国智能可穿戴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领军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尤其是要有自主长我的核心技术,做到关键操作系统和芯片国产化,摆脱对国外进口的依赖。

专家认为,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下一步发展应改变传统电子行业以硬件设备为盈利核心的模式,重点放在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上。GfK的研究报告看好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和未来发挥的潜能。报告称:“基于可穿戴设备产生的大数据,在未来是真正能改变生活的一部分。”周群向记者介绍:“可穿戴大数据涉及到几个具体应用方面包括定位、通讯、在线行为,比如支付行为、健康等方面。”

掘金大数据,将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下一个金矿。在为用户提供健康信息的同时,也收集到了大量的用户健康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市场争夺的香饽饽,换句话说,谁能够率先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优质产品体验,谁就将抢得先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