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魔镜都已经出到了第4代,虽然一直算是数码行业的爱好者,但是对这些东西依然还只是停留在那个小纸盒的时候。依然记得第一次玩小纸盒的时候,好奇肯定还是有的,平时数码产品也做了不少,但是这样的vr设备应该是第一次。
但是让我略有不解的是,魔镜还分开了iphone版和安卓版,这一点如果是在购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避免买错版本导致体验不佳。同时iphone版支持iphone6及以上机型,5s的尺寸并不适用与魔镜。
开箱
箱子正面很简洁,也是自己一直喜欢的风格,重要的还应该是产品。右下角会标明版本,iphone版就不拿来做开箱了。
侧面验明正身,名称和型号确定无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开始使用这种封条了,不管是为了防止中途有人拆封还是其他情况,都是为了产品到用户手中还能是一手。
盒子打开之后就是产品主体了,盒子的折叠设计使得产品很好的放置在盒子之后,也避免了快递过程中出现的颠簸。从这一点倒是能体现出一个大厂的作风。
产品全家福,除了手柄还附送了一块专门的擦镜布,毕竟也算是个眼镜,有总比没有强。
产品正面,以及打开前面的面板时的样子,可以看到内部的镜片。也能大概猜得到原理。
产品背部,和大多数的vr产品没有多少区别。
在说明书中给了一个小的垫板,弥补有些手机尺寸不够而不稳固。
还有就是手柄了,手柄同时附送了电池,免去了购买的过程,同时选用了常用的5号电池,也方便了更换。这里也能明显看到安卓的图标,与iphone版是不同的,所以购买的时候要注意。
还有头带,之前的几代产品不是很清楚,4代的头带选取了轻便的pc材料,有效的减轻了重量,同时也坚固耐用,内部有海绵做铺垫,也缓解了长期佩戴的不适感。
装配很简单,让我们看看安装完成之后的样子:
很多人关心近视这类戴眼镜会不会影响头带,那么在这儿明确要说的是,魔镜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即便是戴眼镜也是完全不影响再头带魔镜的。
软件体验:
要想用好这个眼镜,自然是要用自家的app,那就让我们看看暴风的app吧。
好奇者的玩具——现在还没有一家公司敢说自己的VR有多么大的成功的,但是体验还是不错的。
App兼容暴风旗下所有已经出过的vr眼镜,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开发app的成本。当然,有了软件,资源才是更重要的。
进入vr市场可以看到现有的资源,依托暴风影音,市场中的资源还算是丰富。
这个是3d视频,感觉截图并没有办法展现出实际的观看效果。
这个是360°全景照片,可以足不出户游遍祖国大江南北,特别期待这个资源可以不断地增加,这样对很多没有时间或者财力不足的朋友可以说是福音啊!
还有一项是游戏,但是我并没有截图,因为暴风中的游戏还不能算优秀,特别期待像使命召唤这些的大型游戏,那样的话恐怕体验会爆棚。而且游戏是需要单独下载的,这个资源整合起来也很麻烦。
除去这些,暴风还有一个是偷窥,其实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而是即便带着墨镜看到的也是外面的场景,可以恶作剧一用了。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会发现图片的中间都会有一个小点,其实这个小点还是蛮重要的,就如同电脑使用时的鼠标,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有一个小建议是,在播放过程中也可以隐去这个小点,需要的时候晃晃脑袋或者利用手柄再出现会好很多。当然使用手柄的时候还是很方便的。
写到这里也该简单总结一下了:
优点:
179的价格,做工完全说的过去,佩带还算舒适;
重量适中,长期也没有沉重的感觉;
不管你是近视还是远视,即便是带着眼镜也依然可以使用;
依托暴风的视频资源,前景广阔
版本细化,ios与安卓还是有不同
缺点:
VR设备都有眩晕问题,暴风也无法避免,现在应该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官方资源相对还是少,如果有需要,可以去贴吧这些地方找资源;
无法便携,不像之前的小盒子。
什么时候可以发布一体机从而不需要手机呢?而且这样对手机的要求也比较高,1080p的屏幕依旧会有颗粒感,更希望可以自带屏幕。
当然这仅仅是初体验,也许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但是依然希望暴风可以继续做下去,将vr真正做到全民体验的起,也能体验到好,尤其是360°全景,绝对是我最心仪的功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