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全球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四条:一条是以三星等传统通信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通信的智能穿戴产品;一条是以耐克等传统运动娱乐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定位、运动娱乐的智能穿戴产品;第三条则是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即基于眼镜类的增强现实或沉浸式的智能穿戴产品;第四条则是以移动医疗为主的可穿戴设备路径,即基于血压、心率、血糖、新陈代谢等方面的监测。
与其它行业相比,可穿戴行业细分趋势更为明显。易操作性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基础,针对细分市场而言,这样的要求更加重要,如何做到功能专一、专业是对细分领域企业研发、资本和营销的考验,成功地在某一功能打开切口,推动整个市场成长、扩张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国内也有相关专业细分领域做成功的案例——看见SeeU智能眼镜,一个专注于语音拍照录像,远程视频直播,支持社交云端分享和蓝牙电话音乐的智能眼镜,采用了更加贴近用户生活的方式嵌入到用户的日常,让智能眼镜不再变得“怪怪的”,在产品前期有效地预热后,使得SeeU智能眼镜在苏宁众筹网站上刚亮相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行业内引起震动,由此看来,可穿戴设备厂商未来发展的道路可以像看见智能科技这样选择小而精的路线,大而全的路线更适合三星、LG、华为这样的产业链较完善的企业,而小而精的路线则对初创型企业和专业型企业更具吸引力。
其次,垄断市场难以形成,创新型企业尚存机遇。目前,苹果、谷歌、三星等巨头企业相继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抢占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高点,但可穿戴设备市场不会形成很高的产业集中度,难以出现类似智能手机领域的几家独大的局面。智能手机市场依赖单一类型设备,产品形态高度统一,而应用范围“从头到脚”全面发展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实质上是诸多市场的集合,产品类型多元化,产品应用多样化。
可穿戴设备将成为创业创新集中的重点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创客群体将借助此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以苹果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旗舰型产品提升可穿戴产品的用户认知度,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广度将使产业具备一定的分散性,也使创新型小企业获得成长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