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动力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通知,成立可穿戴设备用锂离子电池标准工作组。据了解《可穿戴设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要求》于2015年12月由广东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立项,并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
随着无线通讯及硬件设备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据统计,仅2015年10月,天猫平台售出的智能手环中,前三大品牌就实现了3150万元的销售额。调研公司IDTechEx 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市值将超过300亿美元,到2018年,该市场将以10%的增幅稳步增长至400亿美元;2023年,这一市场将加速增长到1000亿美元,随后将于2026年放慢速度,但市场规模仍将达到1500亿美元。
在可穿戴智能设备巨大市场蛋糕的背后,配套电池的续航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有业内人士曾坦言,电子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但电池技术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虽说是不是会出现一些新技术号称能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但终归只是实验室数据,离真正商业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此外,由于可穿戴设备外形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对电池的外形、尺寸等的要求,与动力及3C电池不尽相同,这也需要相应的标准加以规范。同时,由于可穿戴设备直接与人体接触,其电池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需要在安全等标准方面提前做好相关标准的制订,不让“安全”成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绊脚石。
可穿戴设备的巨大市场,必将带来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关锂电行业标准的制定,也将为可穿戴设备行业的腾飞铺路搭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