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手环2 谈智能手环未来趋势

前几年,以手环(包含手表)和眼镜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异军突起,大有取代手机成为个人信息中枢的趋势。其实我们理性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手环的作用非常有限。

首先看手环的交互方式,目前大部分的手环都只有一两个按键,如果是智能手表的话,交互方式和手机类似,但屏幕比手机大大缩小。而这样的交互方式限制着手环无法承担更沉重的任务,除非有突破性的交互方式出现,比如语音识别(目前的语音识别都很弱)、手势或者全息投影等。

另外再看手环的处理能力,即使上一条的交互方式解决了,手环的处理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么大一点的手环,电池还要占用一部分空间,要它有多高级的处理能力非常不现实。

所以手环在定位上就应该是手机或者未来其他设备的附属品,它作为一个手机的附件可以帮助手机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他还可以有一些独立的功能,比如记步、心率等功能。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小米手环的定位非常明确,小米手环的成功就是定位的成功。

在手环独立的功能上,运动和游戏是可能的两个突破口,目前绝大部分手环都重点关注在运动健身上,计步已经是手环的核心功能,但是这个功能目前都做的太单一,可以让手环和目前比较流行的健身APP相结合,深入挖掘健身市场,增加手环粘性,后期如果想要商业化也更方便。

另一方面,游戏互动上目前手环似乎没有踏入这个市场,其实手环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传感器来参与到游戏中。例如手环本身如果有各种传感器,就可以捕捉手臂的运动,从而作为部分游戏操作的设备,如电视的各类球类运动,甩甩手就可以玩了。

最后以后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显然不会仅仅局限于眼镜和手环,而是人体穿戴的所有产品都会是智能的,甚至以后的内裤都是智能的。试想以后的背心可以实时监测你的心率,闹钟是全身衣服一起震动(呵呵呵),打电话时皮带直接投影对方全息影像,这时才是可穿戴设备时代的来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