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当今科技产业的游戏规则,更催生了众多创新机遇,而智能化无疑是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要求企业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及时正确地搜集生产线数据、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等,包括从产品开发到设计、外包、生产及交付等,生产制造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并且各阶段的信息高度集成是必然趋势,那么智能化进程中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该如何走好呢?
2016年8月31日,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和NEPCON China联合主办的“OFweek 2016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大会”巡回活动在深圳成功召开。会上,深圳欧德蒙科技创始人明中行博士就“智能化进程中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这一主题作了分享。
深圳欧德蒙科技创始人 明中行博士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哪些“阵痛”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传统企业也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充满了机遇,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尝试智能化转型。那么,传统企业在转型中会经历哪些“阵痛”,面临哪些挑战?
“2015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目前传统企业正在经历市场饱和与产品严重同质化之痛,且营销推广还停留在地面推广、商场超市、TV纸媒等阶段,存在产生效率低下、跨度时间长、花费高等弊病。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加速智能化转型已迫在眉睫。2014年互联网智能企业数量新增加了45%,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传统企业转化而来,而爱慕、红豆、361°、NIKE、雷诺、斯沃琪等传统企业也正在转型。”明中行博士在会上表示。
IDC数据显示2010年-2015年,全球被创造和分享的数字信息增长了9倍
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在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扮演何种角色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颠覆性变革,为智能硬件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支撑。大数据技术的革新,云时代的科学发展,使得当今企业陷入了数字化爆发的商业环境中。海量的数据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现传统企业面临的两大难题就是减低成本和增加销量。那么能否结合“互联网+”来实现呢?明中行博士指出,要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融入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才能获得竞争的优势。
互联网技术能帮助企业简化工作流程,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优化库存,降低现金流风险,从而让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降低成本、增加销量的价值。对于缺乏经验、没有技术团队、开发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以及有产品但不会运营等难题,作为互联网+的“赋能者”,欧德蒙的明中行博士认为传统企业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可以采取增量式变革。互联网企业要与传统企业各展所长,协同合作,实现互联网+服务体系、互联网+产品方案和互联网+技术体系,助力传统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转型。
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在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扮演的角色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