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这些可穿戴设备正走进市民生活。17 日,笔者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为加快推进我市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市经信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 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该政策将如何推动产业发展。
建设研发创新中心 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可穿戴设备是指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连接和云服务等交互及储存技术,以代替手持设备或其他器械,实 现用户互动交互、生活娱乐、健康监测、人体功能扩展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移动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表、 智能手环等。
工作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市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引进和培育3-5个可穿戴设备发展创新平台,建 设5-10个可穿戴设备研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可穿戴设备知名品牌。
我市将面向工业、教育、卫生、旅游、保险等重点领域实施30项示范应用工程,重点推广特殊操作环境、人体 功能扩展、健康监测、校园安全、精准广告、定制保险等示范应用。
同时,建设3-5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引领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以10家以上骨干企业为龙头、200 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可穿戴设备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六个方面推进发展 要建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
记者获悉,我市将从强化招商引资、构建创新生态、突破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布局、开展应用示范、打造知名 品牌六个方面,切实推进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方面,将引导本地企业整合资本与市场,加强与国际知名厂商合作。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吸引创 业团队、创新人才来重庆创业,加速可穿戴设备人才及创意聚集。加强与国内外院校和谷歌、微软等国际企业 的联系等举措。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鼓励可穿戴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利用国外人才和装备资源,加快海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支持可穿戴设备企业与信息安全企业密切合作,按照工业制造、健康医疗、教育培训、旅游营销、游戏娱乐、金融保险等不同应用领域的信息特性,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支持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评估机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