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热潮已退 英特尔也不玩了

如果要衡量一下可穿戴设备发展到今天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那么两个客观事实基本就能说明所有问题。第一,还有多少人在关注或打算购买苹果手表?第二,小米手环虽然销量巨大,但其成功却是建立在售价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基础上的。高端领域无法打开需求窗口,低端阵营又难以提升产品素质,时间长了,市场趋冷是必然的结果。就在几天前,业界传出了英特尔即将大幅收缩可穿戴设备业务的消息,并引发新一轮的裁员潮,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雪上加霜,也许一切真的被高估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英特尔通过收购的方式高调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包括运动手表和智能头盔等等,而且可穿戴设备及相关芯片也成为了近几次IDF的重头戏。由于错过了手机和平板的发展高峰期,英特尔雄心勃勃地大力推行可穿戴设备,从某种程度上讲多少有点防御式进攻的味道。所以,当相关市场开始显露颓势时,英特尔就充当了伤得最深的角色。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之后,市场的热度不见起色,用户的习惯也培养不起来,不论是英特尔还是其他同行,继续往前冲绝非明智之举。

尽管英特尔官方暂时没有承认退出的说法,但从逻辑上看一味坚持显然是更不合情理的决定。事实上,尽管英特尔芯片曾经因为过热瑕疵,导致一批智能手表被召回,可功耗问题并不是真正症结,这跟手机、平板所经历的往事没有可比性。英特尔的强项是打造功能强大的芯片,可是续航短板是由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决定的,芯片功耗并不是关键因素。此外,经过两三年的培育,用户似乎并不需要功能强大的设备,而百元左右的手环绝不需要英特尔芯片来操刀。产品与需求的错位不可避免,可穿戴设备不是英特尔的舞台。

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曾说:“可穿戴设备与平板电脑相似,都是智能手机技术的重要延伸。如果在智能手机领域没有取得成功,就很难在可穿戴设备上有好的表现。”今天看来,果真是一语成谶,已经有数十款可穿戴设备采用了高通骁龙处理器。考虑到种种客观条件,就算是要坚持,英特尔坚持起来也比高通困难得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