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用在VR、无人机、可穿戴等新兴产业上可谓恰如其分。2014年兴起的上述产业,在经历了2015年的野蛮生长后,2016年迅速进入洗牌期,裁员潮纷纷袭来,破产倒闭不断,曾经的“投资盛宴”如今沦为了“投资剩宴”。业内人士指出,眼下资本市场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效应愈发显著,在“二级市场概念炒作—上市公司大举并购—一级市场疯狂投资—标的估值泡沫膨胀”的链条下,新兴产业的大起大落在所难免。
新兴产业频频迎来裁员潮
2016年12月30日,知乎上有网友爆料称,国内无人机行业翘楚零度智控裁员105人,“没有任何预料,来的很突然,年关之际,很多人为此而失业。”这一消息在2017年1月1日得到了零度智控CEO杨建军的确认。他表示,2016年12月30日,公司进行了人员调整,“一次到位,实际裁员人数为134人。”
在稍早之前的2016年12月9日,另一国内无人机行业翘楚亿航也被曝出裁员70人。相关媒体报道称,“公司盲目扩张烧钱严重、资金困难,公司发展定位不明晰,消费机、行业机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真正调研客户需求做产品的人,传说中的184多次演示炸机融不到钱,融资大环境也不好,没钱只能裁员了,近期应该还有下一波裁员。”
零度智控和亿航作为国内无人机行业的佼佼者尚且双双裁员,其它大大小小数百家无人机企业的处境可想而知。人们不禁要问:国内无人机行业的裁员大潮也要开始了吗?
同样是新兴产业,国内VR行业在2016年下半年已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裁员大潮。2016年10月,一度贵为VR内容领域标杆企业的米多娱乐被媒体曝出裁员、欠薪传闻,并最终申请了劳动仲裁。几乎同一时间,另一家VR头显公司众景视界,亦被曝出“恶意拖欠员工薪水和报销200多万”。即使是国内VR行业的领军企业暴风魔镜也未能在这波裁员大潮中幸免。2016年10月下旬,有媒体报道称,暴风魔镜出现大规模裁员。11月上旬,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发公开信表示,通过拆分和裁员,暴风魔镜由超过500人的队伍,减至300人,今后将聚焦在最核心的软硬件平台上。
除了VR和无人机,曾经风光一时的新兴产业可穿戴设备同样陷入裁员潮的窘境。2016年3月,据国外媒体报道,智能手表生产商Pebble裁员40人,这一消息随后得到公司证实。大公司同样不能幸免,2016年11月19日,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英特尔将大幅收缩可穿戴设备业务,英特尔新设备集团可能也会进行大幅裁员。
从“投资盛宴”到“投资剩宴”
VR、无人机、可穿戴,这些新兴行业在2014年迅速兴起后,遭到了投资机构的疯狂追逐,并在2015年迎来“投资盛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16年下半年,泡沫便迅速破灭,曾经的“投资盛宴”如今却沦为了“投资剩宴”。
以无人机为例,今年年初,美国金融服务公司奥本海默发布的一份无人机行业报告显示,2014年之前,全球无人机行业的投资每年只有寥寥数千万美元,但是,到了2014年,这一融资额便迅速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达到1.21亿美元。2015年,无人机行业的投资迎来爆发期,全年融资额达到创纪录的4.38亿美元。
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无人机行业的融资额迅速缩水。根据毕马威和CB Insights共同发布的Venture Pulse风投报告显示,全球无人机行业在2016年第三季度只获得了13笔共计5500万美元的投资,相比二季度13笔共计1.06亿美元的融资额减少近一半,同比2015年第三季度共计12笔1.34亿美元的融资也是大幅缩水。VR走过的也是相同的轨迹。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资本对VR产业的投资事件分别仅为1起和4起,投资金额近乎可以忽略。但到了2014年,投资事件与投资金额瞬间升至17起和2.7亿元。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投资事件分别涨至57起与38起,投资金额则分别达到24亿元和15.4亿元。但到了2016年下半年,能获得投资机构青睐的VR企业已经寥寥无几,“断血”后的VR企业纷纷陷入裁员、欠薪风波。业内人士指出,投资机构的纷纷离去与VR的“故事”迟迟不能落地有关,一方面,目前VR设备只能收看少数视频或玩点简单游戏;另一方面,目前国内VR企业的底层设备大多来自国外,很多VR设备只是一个“壳”。“VR、无人机、可穿戴等新兴产业融资额的迅速缩水说明投资机构从过去的疯狂投资进入到了理性投资阶段,有些投资会更加集中于龙头公司,有些‘故事’则已经被证伪。上述产业纷纷迎来裁员潮并不意味着新兴产业就此进入了‘寒冬’,而是进入了加速洗牌期。”某大型美元基金人士告诉小编。
一二级市场联动拉高估值
从蓬勃兴起到一地鸡毛,VR、无人机、可穿戴等新兴产业的周期轮回只经历了短短三年的时间,除了一级市场上VC/PE等机构疯狂投资的催熟作用外,二级市场的概念炒作也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随着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效应愈发显著,在“二级市场概念炒作—上市公司大举并购—一级市场疯狂投资—标的估值泡沫膨胀”的链条下,新兴行业的大起大落在所难免。 “现在一二级市场的联动越来越紧密,甚至二级市场比一级市场还要‘风口驱动’。对于VC而言,这样的投资并不疯狂,因为它的业务属性就是承担高风险、下注大趋势,疯狂的是二级市场和一些本来应该投资后期成熟项目的PE。资本市场也好比一个生态系统,大家各司其职,现在的疯狂之处在于二级市场的VC化。”上述大型美元基金人士告诉小编。
VR、无人机、可穿戴等新兴行业都曾是2015年二级市场疯狂炒作的热点概念。以VR为例,Wind虚拟现实指数2015年涨幅达到64.14%,其中前五个月的涨幅更是高达146.92%。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也掀起了收购VR公司的狂潮。特别是与VR产业密切相关的影视类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A股两市25家文化传媒概念上市公司中,对VR产业进行投资的就达到17家。比如,华策影视1470万注资VR数字视频制作公司兰亭数字,获7%股权;光线传媒向VR技术公司七维视觉先后进行了200万元天使轮和4000万元的A轮投资,共获得51%的股权;华闻传媒在投资了四个VR项目后,更是出资1亿元成立虚拟现实产业基金……
二级市场的并购狂潮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大幅拉升了一级市场的估值。以陷入裁员、欠薪风波的米多娱乐为例,这家2015年8月才成立的公司,仅仅成立四个月后就获得天使轮融资2000万,并且估值已经超过1个亿。“新兴产业都是事件驱动的,VR投资在2014年的突然爆发就是因为当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VR厂商Oculus,所以,二级市场的并购也会大大拉动一级市场的投资和估值水平。”上述大型美元基金人士表示。
不过,2016年5月,有消息称,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的跨界并购被收紧。在二级市场的退出通道被大幅度收紧之后,加上VR的“故事”被证伪,VR投资迅速退潮,不少“裸泳者”也陷入了眼下裁员、欠薪的窘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