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虚拟现实(VR)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始升温,许多山寨企业也推出了所谓的VR头盔。日前,研究机构推出了去年中国VR头盔市场的排名,HTC名列第一。
据台湾电子时报引述市调公司Canalys的数据称,去年,中国市场销售的虚拟现实头盔一共为30万套。
大陆厂商大朋排名第二,份额为16.9%,另外一家大陆厂商3Glassed排名第三,份额为9.4%。索尼也推出了全功能虚拟现实头盔PS VR,但是对PS游戏机的要求使得在中国的销量较低,仅为三万套,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9.1%。
据悉,去年全球销售的VR头盔仅有数百万套,显示市场正在缓慢启动中,远远并未出现井喷态势。
这个销售数字是不是有点太寒酸了?
小编点评
这个研究机构推出的国内头盔市场销量可谓是打了不少厂商的脸了,毕竟在国内VR硬件厂商为了赚取噱头和话题,对外宣传动辄是卖了几十百把万,占了多少市场份额,消费者多受追捧VR设备等套话抢占媒体头条,谁知真实的销量数字却太尴尬了。
其实回顾去年VR行业的发展,貌似媒体的报道偏向于“夸大”这个行业发展的如何如何好,给消费者和外界都认为VR行业未来的发展前程一路美好,但实际上注水的成分还是太多了。
拿硬件设备来说,虽说去年有不少的厂商推出了VR设备,不管从什么价位、什么类型的产品可以说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但事实上与厂商密集推VR硬件设备的节奏不一样的是,消费者反而并不是十分买单。
VR设备整体价格目前处于两极分化状态,以HTC、Oculus为代表的产品价格昂贵,普通用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价格相对适中的PS VR虽然对于Play Station平台用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平台局限性的问题,并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另外,价格便宜的PC平台VR设备虽然自身价格不高,但相对应的PC设备成本也是一个不小的支出。
VR设备的门槛过高,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它在必要性上的缺失——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让用户为其心甘情愿地埋单。
高的消费不起,那VR盒子怎么样呢?目前国内市场上,九成以上的消费者购买的VR盒子几乎都产自华强北,其成本价最低在10元左右。甚至一些占据市场主流的“品牌”VR盒子,也是直接从这些厂家订购直接贴牌。
其构造非常简单,两片透镜,加上一个塑料盒子,再加上一个舒适的绑带,有的还有可调的近视镜片,就算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了,再借用插入手机的运算能力和显示屏幕,就可以直接观看VR内容了。但其实,在VR盒子里,并没有任何运算发生,透镜也只是用来放大盒子里面的手机显示屏,让图像占据你的整个视野,本质上是一种“视觉欺骗”。
由于90%的中国消费者第一次接触VR都是廉价盒子带来的不太美好的体验,很多VR创业者因此担忧“廉价盒子会毁掉VR的未来”。
因此可以看出,目前VR设备的发展处于很尴尬的情况,高的用户消费不起,便宜的体验性不足,各种弊端暴露无遗,而这也恰好反应了整个市场发展的弊短,盲目的发展这个行业,其实也是带给消费者误导信息,好端端的一个行业反而发展的混乱无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