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行业三大痛处:是春天OR寒冬?

VR在2016年进入井喷式发展,号称VR发展元年,然而,由于低端产品泛滥,高端产品价格高冷,完全两极分化,导致目前大多数人对VR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也导致VR行业内的创业者们都在忧虑——

中国的VR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山寨”产品却大肆占领市场,何解?

VR设备究竟有没有可能像平板电脑那样大规模普及?

未来的VR技术及应用场景将会是什么样子?

1产品之痛

2016年,由于VR硬件与智能手机的VR应用向结合,开创了移动VR新时代,并在VR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发展方向,这一年,被业界称为VR发展元年。

元年,一方面说明事物的发展达到里程碑意义,而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政治课上说的那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嘿嘿,忘了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用这个主要矛盾理论来形容目前VR市场发展的现状之痛,觉不觉得很贴切?纵观目前的VR市场,消费者需求逐渐高涨,希望VR产品价格低廉又能带来很好的体验,然而,目前的VR硬件、技术、内容、理念尚处在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打开几个购物网站搜索“VR”,国产纸盒VR售价仅为10块起,塑胶材质的VR头盔竟然也才29元起还包邮,而国际品牌的价格却卖到3-9K。再看销量,50大元以下的销售量都是好几万,500元以上的销量相对就很少了,而那些卖3k以上的估计仅有少数发烧友了。

对于那些价格低廉、成交量高达几万的VR产品,在购买者的评论中,有很多人恶狠狠的表示:

“这玩意没啥用,浪费钱,只用了一次就扔了”

“这只不过就是两个镜片的放大镜,看久了还晕,传说中的VR是这样子的吗?”

“说好的买VR送n个T的海量岛国片资源呢?”

……

大玩免费资源、sex擦边球,成了推动用户购买VR的关键因素。网购上,销量最好的都是卖29.9-49.9元之间,更有许多还打着“成人影院、逼真3D画面、情趣、日本VR资源片源……”这些字眼加上图片的诱惑,变成了VR产品经营商家或者内容平台吸引用户关注的基本手段。

然而这些价格低廉的VR产品,仅仅是入门级应用,存在着很大的精度缺失问题。因为,VR应用中存在着场景重构的问题,重构场景的真实性取决于建模的精度和图形引擎的性能。因此,对于目前市场上大量低价VR眼镜,许多用户在购买之前还抱着极大希望,体验之后大打折扣,于是,这些前期的消费者很多会对VR失去兴趣,甚至痛恨某些商家借VR之名诱导消费……

虽然行业内在唱好2016年是VR元年,而媒体却不断爆出VR行业寒冬已至。大天朝对VR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为何“山寨”产品却这么快就已经破坏了市场?

这难道是谷歌“开放”性技术的错?看看谷歌推出的cardboard这款VR产品:

这是一款最最入门级的VR产品,一个纸盒子,两块镜片,两块磁铁,几个搭扣,一根橡胶绳,下载个APP,配上个手机,就可以走进虚拟现实的世界了。这比单独购买一个Oculus Rift($599)或者HTC Vive($799)便宜太多太多了。有人称,谷歌的这种做法,完全是破坏了行业的正常发展。

谷歌的开放,为的是以量取胜,尽可能多的先占领用户市场。业内人士却批评谷歌,在硬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就急匆匆地推出低质量的产品,无疑对VR的第一批用户是一种伤害。一个新兴的行业,过早的被低端产品占领,后期更有高新技术研发成果的产品如何突围?

而被Facebook收购的Oculus,则从硬件研发到聚拢开发者,再到内容分发,走的是一条封闭的路线。另外,Facebook目前还收购了手势识别、游戏引擎、视觉识别等公司,这些高端技术都将被应用到拥有到未来更为完美体验的VR产品上。

纵观其他行业,尽管纷繁复杂,但大多逃不过这两种生态。比如手机应用中的GooglePlay和AppStore,手机系统之Android和iOS,众筹里的Indiegogo和Kickstarter,都是一个更为开放,但门槛较低、相对杂乱;一个相对封闭,但门槛略高,体验较好。

对于中国的VR行业来说,Facebook的做法研发成本太高,价格高昂,消费者也难以接受,还不如学谷歌,卖廉价VR产品,提前收割,先下手为钱,至于以后的市场怎么发展,管他呢!这就是为了个卵,大家都在竞赛杀鸡的速度。

消费者不买单,拥有再高端技术、再完美体验的产品也会遭遇寒冬。除非,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被扭转,抑或,高端产品价格也能亲民……

在中国的VR市场,消费理念的培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对于整个VR行业,也还有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洗牌之路要走!未来将会如何,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2市场之痛

VR这个蛋糕,究竟能有多大?VR设备有没有可能像平板电脑那样大规模普及?

小朋在知乎上看到,有人统计目前中国从事VR相关业务的企业大概有1000多家。这什么概念?

假设平均每个公司的市值是3千万,那么1000多家就等于300多亿了。然而,从2016年的整体出货量和内容制作产量来看,中国整个VR产业的产值远远不止300多亿。

据国家广告研究院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VR潜在用户达4.5亿,浅度用户约为2700万,重度用户约237万。但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眩晕、佩戴舒适度、近视者看不清画面是VR面临的主要问题。

有趣的是,VR概念在2015年被炒得最热的时候,市场数据表现并不好。但在媒体一边倒唱衰的2016年,市场出货量反而保持较大增长。出现这种状况又是什么原因呢?

2016上半年之前,国内主要VR厂商都是本土企业,且大多数都是初创公司,国际VR品牌还未真正进入中国市场,消费热情并不高。直到2016年下半年,三星、索尼、HTC等公司相继在中国推出新产品,消费热情迅速高涨。

据IDC中国数据显示,中国VR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为20.4万台,环比增长367.9%,第四季度随着索尼PSVR的全球发货,VR市场进一步提振。

市场数据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如小米、华为、微软、联想等也宣布进入VR市场,在VR硬件方面留给创业公司的空间变窄,甚至部分创业公司还没有出货就已经倒闭。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冒然进入硬件创业市场风险过高,这导致了所谓的VR资本“寒冬”。但值得注意的是,VR资本所持的谨慎态度,仅是在硬件层面。

IDC认为,2017年,中国VR市场增幅将达441.2%。中国VR行业充满机遇,竞争也将变得激烈且多样化,“寒冬”之词言过其实,中国VR市场的初春值得期待。资本市场可以积极寻求VR内容市场创业的方向,将有机会在VR内容市场找到黑马般的“Rovio娱乐”或“Supercell Oy”。

Rovio是一家娱乐媒体公司,成功打造了全球闻名的愤怒的小鸟形象,愤怒的小鸟游戏不断地在全球刷新成功记录。

Supercell Oy是一家游戏工作室,仅靠两款游戏,从每个月营收70万美元迅速增长到日营收250万美元。2016年6月,腾讯收购Supercell 84.3%的股权,交易金额86亿美元。

据报告预计,VR直播的市场营收规模为7.5亿美元,到了2025年则高达41亿美元。中国潜在的4.5亿VR用户也将逐渐成为实际用户,如此庞大的市场,VR市场的未来充满想象力。

苹果掌门人库克说:“关于虚拟现实,我不认为是小众产品。”言下之意,VR未来将会成为大众产品,但前提是硬件要先全面普及。

未来的VR市场,应该是场景应用多方面、立体式爆发的市场,VR内容创业,才是初创公司发挥核心战斗力的主战场!

3未来之痛

现有的VR设备大多只能带来视觉和听觉的沉浸式体验,而未来的VR技术发展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杀手级应用将是什么?

由于目前VR市场抛开技术本身还未定型,主要瓶颈是内容缺失带来设备不足,设备不足反过来无法创造商业价值。VR技术的瓶颈期,意味着消费者还有较长一段时间要经受初级产品的轰炸。

在看好或唱衰VR技术前,我们不妨来尝试推测下未来支持VR技术的“killer”应用(消费市场)是什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了解这个热门行业的发展前景。

很简单,人们为什么需要待在虚拟世界里呢?就是因为现实办不到,或现实中要付出的时间成本或者资金成本的代价太大。因此,VR发展领域一定是基于如下的痛点:

1.远程的,现实空间有阻碍的;

2.现实中操作起来麻烦或有危险的;

3.虚拟中可以使人更加快乐的。

随着VR的发展,相应的设备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备。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说——

VR头盔在十年后将会变得像现在的眼镜一样大。

未来眼镜的轻量化,极强的电池续航力将是次世代VR设备的重点。如果运行效果能达到预期,VR真正普及,人类将进入另一个世界——VR世界。

在这个未来的VR世界里,充满着无数的创业方向和机会尚待挖掘——

VR成人产业:各种接近人体真实体验的极致追求

第一次看VR情色片会有怎样的反应?相信这是大多数成年人对VR最初始也是最大的需求点(你敢说不是?)成人产业同时也将不断驱动VR技术向着人类更高的体验感发展。VR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将在成人产业中最先发挥效益。

VR游戏:未来电竞的新方向

VR游戏的兴起将会带动VR电竞的形成。VR与电竞两者之间的结合或许是未来游戏领域一个重要的元素。近年来电竞在国内外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期,VR电竞将进入一个最佳的发展时期。

VR直播:活动现场体验感

VR直播可以让人能身临其境,弥补不能去现场观看体育赛事、演唱会等等的遗憾,这种直播方式将是未来吸引消费者看视频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目前各大直播网站,例如熊猫TV、虎牙直播、斗鱼TV、花椒直播等,也在纷纷开始推出VR直播。

VR房地产:打破时空限制

比如想买房,不想到各个楼盘去逐个看,可以实现远程通过VR看房;想装修房子,可以让设计公司给你做好设计效果,通过VR设备,在远程可以看到虚拟的装修效果。房地产行业将有更多的结合点会是VR未来发展的主要应用场景。

VR购物:虚拟世界里的逛街体验

VR购物也将让你更全面的感受购物环境和商品,衣服、鞋帽的试穿戴、看上身效果等等将完全可以在虚拟中实现。阿里已经在做的BUY+,网络购物体验,将进一步趋同于线下实体店。

VR医疗或化学实验:现实操作中比较危险

医学生们能够通过VR更直观地了解人体器官,学习医疗知识;医生也可以利用VR进行更精准的手术;而对于患者来说,VR在辅助治疗创伤后的心理障碍,自闭症,成瘾症,缓解慢性疾病的疼痛,老龄化等方面也都大有可为。

VR旅游:足不出户,看遍世界乃至宇宙

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躺在自家沙发上,都可以通过VR技术,看到地球上乃至太空中,你所想去现场感受的景色或者历史遗迹,实现在全世界乃至历史的快速穿越。比如想看看雅典的万神庙或者中国唐朝的盛景,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加坡一家初创公司Hiverlab致力于将历史遗迹保存在虚拟世界中,用户通过VR,可以近距离地观看美国大峡谷、埃及金字塔等著名景点或历史遗迹,并且通过VR中的互动链接了解到历史。

VR教育培训:模拟训练更精确,远程教育更丰富

一方面是VR训练,比如军事上的虚拟军事演练,可以利用VR技术实现实战模拟训练。比如学开车、舞蹈、各类手工技能等等,都可以通过VR远程训练来解决。一方面是VR远程教育,可以使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教学情境中,同时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表达力。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在现实体验中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都可以思考,是否可以通过VR技术的应用而得到解决?因此,在VR的创业路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正在等待着创业者们去想象和挖掘。

小朋认为,在不久的将来,VR将会是一项开放的技术,硬件应用完全可以像使用平板电脑一样普及,重要的是创业者们如何凭借智慧开发出更多精彩的应用内容!

不管目前的VR行业是寒冬还是春天,能在VR某个应用场景上深挖出一口井的创业者,就将成为未来VR世界的王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