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智能手环王者Jawbone倒下 可穿戴设备将没落?

7月初,曾被估值30亿美元的可穿戴设备领头羊公司Jawbone,迫于经济压力进入了清算程序,有人说这预示着整个智能穿戴行业的未来。与此同时,路易威登、阿玛尼等奢侈品品牌却逆流而上向“智能穿戴”行业进军。

“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好像走到了一个看不清方向的十字路口。

兴和衰:乐极生悲?

“Apple Watch是有史以来我们所创造的最贴近个人的设备……”苹果CEO库克是典型的乐观派,三年前的苹果智能手表发布会上,他曾这样表示苹果推出了一款跨时代的智能产品,而单年销量突破1000万、占据智能手表半壁江山的数据,都成为了库克“乐观”的资本。

可是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许多科技专家和业界人士都在探讨一个问题:智能手表是不是要完蛋了?智能穿戴行业还有没有未来?

同为智能穿戴设备制造商的Jawbone总裁兼创始人侯赛因·拉合曼(Hosain Rahman)则一定属于悲观派,因为就在不久前,曾被估值30亿美元的Jawbone迫于经济压力,已经进入了清算程序。曾是行业巨头Jawbone的黯然离场,除了自身运作不得当以外,似乎更预示着整个智能穿戴行业的未来。

▲2014年秋季,苹果发布的智能手表引发业界空间关注,智能穿戴设备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热潮,然而大起之后是大落,如今的智能手表“离个人很近,离生活却很远”

在一篇“赞美”苹果手表销量回暖,独占市场份额的文章下,北京科技报丨“科学加”客户端记者却发现了不少这样的评论:“我的苹果手表已经躺在抽屉里一年了,一天充两次电,鬼知道怎么用。”“出去跑步还戴个手表,手机不也能用吗”……显然,一部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2014年9月,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上,苹果首次推出了iWatch,以智能手表为首的可穿戴设备引起了空前关注。随后,包括谷歌、摩托罗拉、小米、华为在内的众多厂商开始纷纷进军智能穿戴领域。其中,荣获红点产品设计奖的MoTo360智能手表,更是被业内以及众多消费者当做摩托罗拉复兴的标志之一。

在国内,智能穿戴也在2015年迎来了繁荣期,在华南沿海,大小厂商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曾几何时,用30到50美元,就能买到一块带蓝牙操控、可通话功能的国产“智能手表”。

然而,现在它们都逐渐“逝去”了。从去年开始,智能手表市场热度大幅退减。2016年9月,LG与华为宣布因市场反响不够强烈,暂缓推出新一代智能手表产品(注:原定于2016年第四季度上市的华为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2已经于2017年3月发布);2016年底,摩托罗拉表示由于市场吸引力不足,将无限期推迟旗下搭载Android 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Moto360;而最早涉足有着智能手表鼻祖称谓的Pebble,经历大裁员之后,折价十余倍被Fitbit收购。

▲曾经智能手环领头羊的Jawbone黯然离场,除了自身运作的不得当以外,更凸显了整个智能穿戴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现在,苦苦挣扎半年之久的Jawbone,也终于倒下了。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数据公司IDC方面的数据显示,就目前来看,类似于智能手表等的可穿戴设备在上市几年后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

生或死:虚假繁荣?

当智能手表刚刚出现时,大多数“吃瓜群众”对这款把智能延伸到手腕的装备,充满了好奇心,两年前的夏天,如果你佩戴着一款智能手表出现在街头巷尾,用他收发信息接打电话甚至处理公务,你绝对会成为众人的亮点,但两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人却开始摘下曾经风光无限的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穿戴行业的领头羊,智能手表的遭遇让人心生忧虑,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智能手表市场呈现“直线式坠落”呢?

谭平认为,智能手表的市场预期之所以出现问题,很大原因在于定位不准,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一些诸如计步、检测心跳等功能到底实用不实用?如果只是一个噱头,那肯定会影响销量的”。此外,在诸如设计便捷性和充电次数方面,智能手表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手机也要一天一充电,但离了它不行,智能手表也一天一充甚至两充,那谁还会用呢?”

实际上,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双重打压”之下,本就不占优势的智能手表地位更是显得异常尴尬。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环,所提供的拔打电话、消息提醒、快速浏览、心率监测等功能,大多数都为智能手机的延伸,除了功能重合以外,还必须依附于智能手机,原本“化繁为简”的设计,反而变成了“化简为繁”的操作。

另一方面,智能手表厂商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互相抄袭”现象。梳理发现,无论是苹果、三星这类的国际厂商还是小米、Amazfit这样的国内厂商,诸如“抄袭”“互撕”之类的新闻不绝于耳,而抄袭范围不仅局限于外观,更体现在核心功能上,尤其是一些国内中小厂商,几乎把自己的产品做成“高仿iWatch”混乱而无序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进步的角度。

▲某宝上,某款山寨苹果的的智能手表只要500多元,另一款山寨摩托罗拉360智能手表的产品更是只要200多元。

“只靠抄袭而不去真正进行技术上变革,新的技术出来,没法再抄袭,自然就倒下了,这放到现在智能穿戴设备制造商身上同样适用。”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智能经济研究院院长季铸看来,曾经繁荣的智能手表行业,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假象。

另外,智能手表因其特殊性需要特制的系统,这导致许多应用要针对智能手表进行二次开发,许多常用的App并没有适应智能手表的版本,因此智能手表使用起来像被阉割的手机,连iWatch都未能解决待机短的问题。看起来非常酷的智能手表,用户却不买账。

“我曾经用过四个月的智能手表,但我现在也不用了,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戴手表的习惯,而且它不太实用”,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国际知名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学专家谭平告诉北京科技报丨“科学加”客户端记者,他希望智能手表能够真正贴合用户需求。这也道出了许多消费者从热衷到无奈的蜕变。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科技的问题,现在国内的智能穿戴设备,从技术含量上甚至赶不上十几年前索尼爱宝机器狗。”季铸认为。

变与革:方兴未艾?

但智能穿戴设备并非没有机会。IDC方面发布数据显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可穿戴市场开始出现了回暖迹象,2017年的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总量达到2470万块,同比增长17.9%。同时,今年的智能服饰市场全球出货量也有望突破300万件。毫无疑问,对于智能穿戴设备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重视产品本身,努力从多个方面改善智能穿戴产品性能,使之更加贴合用户需求:苹果在推出第二代产品iWatch2时,专门强调手表的运动健康功能,而不再谈论所谓的社交等杂项功能;华为也尝试在新品智能手表中内置SIM卡,从而摆脱对手机使用的依赖………

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开始向包括智能服装、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全领域”进军。奢侈品牌LV推出旗下首款智能手表,并为他们推出了用于航班管理和旅游景点推荐的APP,起价2450美元,全黑款售价高达2900美元;早在在今年3月,泰格豪雅与英特尔合作推出售价1600美元的智能腕表Connected Modular 45;万宝龙也推出售价890美元的Summit;6月,阿玛尼的全触控屏智能手表在米兰时装周亮相......

服装品牌“柒牌服饰”研发的智能夹克,集记步数、控制音乐、遥控拍照、丢失提醒等于一体;耐克在今年3月发布了首款能够自己系带的运动鞋——HyperAdapt Trainer 1.0;而李宁、安踏、361°等传统运动品牌在智能鞋方面也都有所尝试……

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22年可穿戴设备的整体销售收入将达到450亿美元。在他们看来,呈指数级增长的智能穿戴行业,将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对此,季铸认为,包括整个智能手表在内,如今智能穿戴行业的科技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未来实现产品的突破,要在“科技研发”和“市场定位”两方面做好文章。例如三星的可折叠屏幕、华为的石墨烯电池、微软的增强现实技术等,从技术层面实现创新,不仅让智能穿戴产品更好用,更实用,也增强了企业自身活力。

▲可折叠屏幕。

在市场方面,合理分析用户需求,不盲目跟风同样十分重要,例如目前可陪护市场需求空间较大,而智能手表在预防儿童、老人走失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智能手表也必须“抛弃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真正从用户角度考虑,在做好智能手表的同时,也要关注整个行业的变化,做好与其他智能穿戴设备的融合。”季铸说。

自主研发Ticwear操作系统与Ticwatch智能手表的问问科技公司产品PR任汇龙告诉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记者,实际上,公司的研发重点一直都不局限于智能手表,而是在人工智能方向 “除了手表,我们还有一款智能后视镜——问问魔镜,不久后可能还会发布智能耳机,公司希望能把人工智能这项技术通过落地产品化,真正带到消费者面前。”

正如巴菲特所言“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游”如今的智能穿戴行业,进入的正是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从Pebble、Jawbone身上看到了失败的无奈,也从小米、苹果身看到了属于成功者专有的气质,更从LV、阿玛尼身上看到了可能方兴未艾的未来市场。

总而言之,无论是“智能手表悲观派”还是“智能穿戴乐观派”,都无法脱离产品研究问题。对于智能手表来说,有些品牌逝去了,有些品牌却活得挺好,生死兴衰之间,正是不同企业不同经营理念的差异化结果;而扩大到整个智能穿戴行业,新兴的市场已经展现,未来,谁能率先消除浮躁,进行技术的沉淀、积累和创新,并在深耕用户需求之后产出革命性产品,谁就一定能在未来的智能穿戴产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