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设备,近几年火爆异常。智能手环作为这些年备受关注的智能穿戴产品,它的发展动向一直是3C数码行业的焦点。截至今年,小米手环出货量甚至突破了3000万,小米手环的畅销使得小米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攀升至全球第一。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1亿台,比去年增长16.7%,市场规模将达到305亿美元。
“智能手环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企业跟风,紧接着一款又一款的智能穿戴产品呈喷发式涌出。很多人都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但智能手环毕竟是电子产品,最大的困扰莫过于“进水”了,“防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厂商们为了标榜自己的产品也是各出奇招、怪招、损招,下面就来看看我们曾经“眼熟”的当红手环厂商是如何出招的。
套路一:让人“不明觉厉”的国际IPX标准
小米手环2宣传图
IPxx等级是国际工业防水等级标准,是电子产品用来测试防尘防水的一个国际标准。“××”是两位数字,第一位表示对固体的防护等级,第二位表示对液体的防护等级。固体防护等级有7个等级,用0-6分别表示;液体防护等级有9个等级,用0-8分别表示。举个例子,比如一款产品宣传自己达到了IP67标准,那么他的防尘级别便是达到了标准的第6级、防水标准为第7级。
防尘等级
0 :没有保护
1 :防止大的固体侵入
2 :防止中等大小的固体侵入
3 :防止小固体进入侵入
4 :防止物体大于 1mm 的固体进入
5 :防止有害的粉尘堆积
6 :完全防止粉尘进入
防水等级
0 :没有保护
1 :水滴滴入到外壳无影响
2 :当外壳倾斜到 15 度时,水滴滴入到外壳无影响
3 :水或雨水从 60 度角落到外壳上无影响
4 :液体由任何方向泼到外壳没有伤害影响
5 :用水冲洗无任何伤害
6 :可用于船舱内的环境
7 :可于短时间内耐浸水(1m)
8 :于一定压力下长时间浸水
小米手环为IP67,并不能说是严格意义的防水,只是指简单的半小时浸泡实验,而且只有1米的深度。
套路二:避重就轻,脱离实际
小米手环2宣传图
回到小米手环2的宣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清楚的写着淋浴时可以佩戴,而实际上目前任何一款防水手表,无论是标明防XX米的,均不可于热水(>40C°)中使用。原因有二:1、水分子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渗透性大大增强,而所有的防水手表均是基于冷水设计的。2、根据热胀冷缩,在热水条件下手表的一些组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导致可能的缝隙增大。
而洗澡的水温应该在35—40℃之间,略高于体温的39℃最适合。可又有多少人洗澡能把温度控制得这么精准呢?
套路三:“数字游戏”混肴视听
荣耀手环3宣传图
传说中的50米防水真的可以能下潜500米吗?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手环所谓的支持XX米防水,采用的是防水手表的常用标准。防水多少米,只是一种用来表示产品的防水的规格,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可以防水100米。那问题就来了,防水手表的测试标准是怎么来的呢?
物理现象而言,水下深度每增加10米,便会增加1大气压的压力,当表壳内外压力不平均时,表体便容易发生爆裂。所以一般表厂均以「压力值」来测试手表防水功能,并以抗压值(单位BAR或ATM)来表示防水深度。下面是手表的防水规格定义:
当手表上标示着:3ATM或者30米防水,它代表的意思是适用于日常使用,不可用于游泳或者浸泡在水中;可以抵抗少量洗手洗脸溅水和雨水。
当手表上标示着,5ATM或者50米防水,它代表的意思是适用于在浅滩短程游泳,不可用于潜水或浮潜。
当手表上标示着,10ATM或者100米防水,它代表的意思是适用于游泳和浮潜。
当手表上标示着,20ATM或200米防水,它代表的意思是适合在水中有高冲击力的运动和一些潜水活动,比如潜游。
按照这个标准,要达到100米防水才能实现我们日常所说“游泳”。而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真正的可以潜水100米。
有一个智能手环国际大牌叫做“动哈”
动哈运动的第一款“动哈POM”手环自2015年横空出世以来,深受国内欢迎,甚至连网络上的“键盘侠”和“差评师”也给出了一致好评。一众智能穿戴厂商闻风丧胆,如今动哈手环已经成为上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
动哈Pom pro智能心率手环宣传图
“绝对防水”亮点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认可和追捧,真正实现了50米深度潜水的奇迹,而且仅售198元劲爆低价。洗手、淋雨、游泳时均可放心佩戴,防水能力更胜一筹。
小米、荣耀、动哈哪个手环更值得去买,相信消费者心中自有定数。动哈最新款动哈Pom Pro的0.96 OLED大屏、腕式光学动态心率技术、卡路里消耗精准记录、多运动模式识别,这些功能已经足以碾压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未来智能穿戴行业面临大洗牌,谁能笑得最后好,笑得最久,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