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小派科技在北京召开“融资发布暨8K产品品鉴会”,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并发布了全新的8KVR头显设备。据了解,此次也是小派科技第二次获得融资,本轮融资来自星河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天马股份和上市公司欧菲科技。另外,此次发布的8K头显也是继今年9月到11月小派8KVR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成功众筹423万美元后,首次在国内的公开亮相。
会上,曾经创立了OculusVR,并发明了OculusRift,仅21岁就成为亿万富翁帕尔默·洛基(PalmerLuckey)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给小派科技送来了祝福,“小派在做的是非常棒的事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在推动这样一个开放的虚拟现实生态系统的发展,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据悉,作为Oculus的创始人,Palmer之前在体验小派8K的过程中对8K呈现出的清晰度、视场角、良好的定位系统表示肯定。在离开Oculus之后,这位身价过亿的年轻人,似乎也一直在期待着一款能够超越Oculus的VR设备,而小派8KVR超过了他的预期。
小派8K:更接近真实人眼观察的VR头显设备
目前大部分的VR头显还处于2K时代,相比手机和PC上的高清视网膜屏幕,VR用户眼中的世界就像隔着一层“纱窗”,严重破坏了体验时的沉浸感。同时,受限于当下的光学技术,大部分主流VR头显的视场角都在90°-110°之间,远不及人眼的220°视角,戴上之后始终有一种隔着屏幕看世界的感觉,难以有沉浸感。
记得早在2016年,Oculus的首席科学家MichaelAbrash就曾预言:五年内VR头显单眼分辨率将提升到4K,视场角将达到140°。而这个“五年”的预言,在2017年就实现了。小派科技于今年率先推出了8KVR头显,两块显示屏的分辨率均达到了3840*2160(单眼4K),视场角FOV也达到了200°,解决了以往VR头显两大难题。
美国虚拟游戏SecondLife的创始人Phlip在此前体验小派8K头显时,把小派单眼4K的屏幕技术称之为“VR中的iPhone(theiPhonemomentofVR)”。当屏幕清晰度在现有主流头显的基础上提升4倍,人眼中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将越来越小,对于VR来说,这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小派8K将视场角提升到200°,接近人眼自然市场角220°,这意味着戴上头显的瞬间,就像真的走入了数字的世界。
产品在不断迭代优化
此次展出的小派8KVR相对于今年1月份在CES展出的第一代原型机,产品已经跨越了好几轮的迭代,在技术、设计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较大的提升,除了再分辨率和视场角的提升之外,整体延迟也控制在了15ms以内,进一步解决VR设备上常见的眩晕问题。
其次,小派8K采用了优化过的光学设计,并优化了亮度。定位追踪系统则采用了Outside-in追踪技术,既使用外置的追踪设备,如Lighthouse,但同时也预留了Inside-out追踪的扩展接口,并兼容Valve定位追踪系统。通过加强的Brainwarp技术,在降低硬件需求,减少延迟和提高刷新率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比较容易带来更为流畅的体验。
据小派科技创始人翁志彬介绍,“当用户对功能需求提出更多需求的时候,我们做了模块化的设计,而当用户对内容提出更多需求时,我们也兼容了更多的内容”。对于DIY爱好者来说,小派8K采用了模组化的设计,8K成为了一个可扩展的头盔,不仅兼容现有的配件,同时兼容最新的黑科技模组,比如眼球追踪模组,inside-outtracking,气味感知等。关于内容,据介绍,小派8K目前完全兼容主流内容平台,比如SteamVR,OculusHome,有超过1700个VR游戏或视频供用户选择。
此外,小派8K还优化了产品佩戴设计,头盔更轻盈,同时还增加了硬件和软件的IPD(Interpupillarydistance瞳距)调节。细节方面加入了可拆卸的头盔耳机,脸部泡棉也可替换,Displayholder采用了轻质合金,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称,这能提供更好的散热和结构强度,数据接口也从HDMI改为了DP接口。
据悉,小派科技本次获得资金一方面将用于新一代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将巩固现有产品优势,并在软硬件优化、优质内容适配、产品量产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小派科技也将基于现有产品,不断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除满足VR发烧友的硬件需求外,也尝试在电影、医疗、教育、旅游、国防等领域进行场景定制,展开跨行业的深度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