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何做iWatch? 从“口袋”到“手腕”查看达95次[图表]

 苹果开发智能手表的消息已经风传很久了,甚至已经有人给起了iWatch的名号。如果你还不相信苹果要出智能手表,5月30日美国Business Insider直接列举了一些列的数据,来证明苹果是一定要出智能手表的。

苹果手表概念图

数据来自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合伙人,前网络分析师Mary Meeker所做的关于科技行业状态的演讲。

下图展示了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150次查看手机,都是在做些什么:

图表内容自上而下:发信息、打电话、看时间、听音乐、玩游戏、社交媒体、照相机、闹钟、新闻消息、日历、上网、搜索及其他 。

查看手机都做些什么

再在脑袋里想一下,这些内容里,有多少你想从口袋里的屏幕转移到手腕上的屏幕?把这些内容的次数加到一起。Business Insider的编辑的最终结果是95次,下图中高亮部分显示了他希望通过智能手表完成的内容。

苹果iWatch可以做什么

不过,关于发信息和打电话这两项还是很有争议的,手表上回复信息明显吃力,而对着自己的手表说话看起来也很是奇怪。另外很多人想看完整的新闻故事,在手表上也是很不方便。不过Business Insider的编辑也给出了理由。虽然Siri还不完善,但是在语音输入方面还是很优秀的,能很好地完成信息输入;而打电话方面,现在很多人都是用耳机完成,用智能手表不过是多用一些耳机;至于看新闻,很多时候我们看了标题就不继续看下文了,在想看下文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就可以了。

而且就算不算打电话和发信息和看新闻,总共还会有50次的任务可以用智能手表完成。而花200-300美元买的东西,能做这些其实已经物超所值了。同时要指出,上面图表中的内容都是智能手机能够完成的,会不会有智能手表能做到而智能手机不能完成的任务呢?答案虽然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苹果的确有能力做出一款优秀的智能手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