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可穿戴设备”热潮

如今,可穿戴设备可以说是当下最火的概念,有人甚至借此论断,硬件已经开始复兴。但你是否考虑过,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这样一次潮流。其实,在可穿戴设备的背后,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影子。正是后者的基因,才使前者能像如今这样深入人心——与其说可穿戴设备是硬件的复兴,不如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一种体现。

你最好静下心来了解一下“可穿戴设备”这个概念,不然你会落伍的。因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企业,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再加上相当一群科技信徒,已经把“可穿戴设备”看成了最朝阳的事情。

实际上,在未来的一两个月中这个概念还会更加火爆,因为更多的智能手表、手环,服装和鞋将会在中国出现,虽然看起来像是一股跟风的浪潮,但的确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可穿戴看作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章节。

“可穿戴设备”的真正意义,在于这些设备要比手机这样的终端更加融入人体和人的生活。2011年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手机,非工具》的文章,认为智能终端的本质已经是人的一种体外进化,苹果的成功就是对智能终端超越了对工具的理解,把其看作人的一种自然延展,甚至是一种“器官化”的能力提升。

顺着这个思路,今天可穿戴的概念你可以理解为是对目前已经高度集成的智能终端的又一次“打散与重新分布”——不管前卫如Google Glass也好,还是普及如Fitbit的健康计步器也罢,都是通过更丰富的传感器和算法来更自动和低成本地数字化人的生活,然后,再通过更丰富的反馈介质和反馈机制来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

所以,可穿戴的设备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反馈,以及最终对人的行为的改变。这首先是一个需要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3个维度共同发力的过程;其次这又是一个必须不仅仅考虑数据采集和分析,更要考虑对人的反馈介质甚至是反馈机制——比如新形态的显示和震动、语音交互以及社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引入等等——这将会是个技术与人文高度融合的问题。

总体来看,人类正走在一个有可能历时几个世纪的“全面数字化”的进程之中。过去几十年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罢仅仅是个序章。回想令人侧目的互联网经济,我们会发现很大一部分的价值逻辑就在于:1.通过数字化可以大幅度降低信息、数据的传输和制造成本(PC与互联网);2.强化人对数字化信息的感知能力(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3.再把感知之后的反馈——包括主动的信息反馈和无意识的行为轨迹等,都反过来作为关键数据来更有效的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并最终创造商业价值(社会化营销和精准营销等)。

今天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说也是这个大潮中的一个阶段,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数据的传递和采集成本进一步下降,然后会有全新的,不被巨头垄断的数据和入口出现,并由此产生对人全新的数据解读和对人全新的触碰和影响路径。

但现在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可穿戴设备真正的需求还处在迷茫之中。健康手环和计步器是否依旧是小众需求?智能眼睛和手表等除了比较酷还能用来干什么?现在扎堆出现的计步器、手表和跑鞋等就能引爆可穿戴设备的潮流了吗?

在这领域,由于人群需求的多样性,再加上传感器因为技术、成本等被“打散”的趋势,将很难出现如智能手机那样出货量巨大的单一终端。甚至如果不能把服务模式嵌入进去,希望依靠大规模销售终端本身赚硬件的钱都将非常艰难。

最终的成功者,一种有可能是极度贴近刚性需求的产品(比如对孕妇和老人等特定人群的设备)。另一种则很可能需要依托于账户和互联网服务,在相对离散的终端上实现数据上的聚合来转换价值,或者相对聚合的终端上实现个性化的服务增值。

所以,虽然我们说的是可穿戴设备,说的是硬件的复兴,但这背后依旧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最终互联网的基因这次将在硬件的躯体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显现,所以硬件专家和互联网精英两方急需融合交汇。因为这对双方都将是一场全新的游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