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粘性和生态化反:也谈Apple Watch

如果说 AirPods 是一场三重奏里最引人注意的部分,那么Apple Watch是连接iPhone与AirPods之间的重要桥梁,当然了,没有它也可以有很完善的体验,但是如果你手持Apple Watch,三者之间的通力协作会令体验则会更上一层楼。

从Fitbit开始火起来的2013年起,媒体们恨不得每年都在吹捧这一年是“可穿戴设备元年”。个人感觉自己曾经算是体验所谓可穿戴设备的老手了,因为我最先购买的可穿戴产品是Fitbit Flex,当时高达900元的售价带来的不过只是一年多以后小米手环1的功能。当然了,时尚的配色,轻盈的重量还有当时比较创新的4个LED显示点在“元年时代”还是很出色的。

随后,我陆续购买了Gear Fit 1 代和Moto 360 1 代. 这两代都是初代产品,却都有着十分精彩的亮点:首块曲面Amoled屏幕用在了运动手环上和一块近乎全面屏的圆形手表屏幕。Gear Fit1的运动体验在当时还算是佼佼者,而Moto 360每一次亮屏都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可是由于Tizen系统在手环上的交互体验太差,以及Moto 360初代的续航、“肛裂”和厚重等问题让我相继放弃了这些智能穿戴产品。

说了那么多,Apple Watch成为了我最后的归属。从上大一的那个圣诞节开始,一直到大二的下学期,一年多以来,即便我有五个月时间转换到了安卓阵营,每天依然都戴着它,记录心率。说实话最开始由于资金并不充足,甚至考虑过series 1(那个时候最新款是2),不过为了能够创造更多使用场景(洗澡向来懒得摘手表,下雨这样也不用怂),还是为了更优的防水性能加钱上了series 2,后来也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一年后series 1由于处理器限制已经在公交卡刷卡体验上吃亏了。

Apple Watch 给我带来最有趣的体验是不间断的心率检测。虽然我经常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小到十几人的教室,大到一两百人的报告厅,再到几百人的礼堂的阵容都面对过,可是每次上台前心率至少130起跳,最高能到150+. 一次和汪涵老师合作的主持机会时,瞬时心率几乎快达到了160. 这块表几乎成为了我在所有重要场合时的另一种记录方式:每次回首月度心跳记录就能发现我一个月经历了哪些起起落落。

(从周四到周日正好是我在杭州比国赛的那几天)

除此之外,它除了记录心率,更大的用途在于检测运动。

在我大一经常泡健身房的时候,每次它都能给出比跑步机上的热量步数更准确的数字。大二时经常无规律的在操场跑,每一公里就会轻震动一下(这里还得表达一下aw的振动马达),抬手唤醒也是就可以立刻看到跑步时间,里程和速度。而且非常神奇的是,我们每50分钟一节课,它经常在下课前后一两分钟用很舒服的轻微震动提醒我需要站立一会儿了。

Apple Watch的通知做的非常好。和手机本体无缝的通知推送,配合着可调级的震感,在有些不能使用手机的课堂或者在比较严肃的会谈中手表亮屏蹦出来的某些通知,是很及时的。这在我之前体验的充满延迟推送的两款智能手表上是极大的跃进。另外——这一项其实现在也不值得说了——11.3和Watch OS 4.3带来的刷公交卡功能也丰富了这块手表的使用场景。虽然这样过闸比刷卡慢一点,但是不用掏兜以及轻轻的震动反馈带来的感觉令人惬意。

说到Apple Watch就不得不说到极为丰富的配件系统——这也可以说是这个手表自己的一个小生态圈。之前用过的Fitbit Flex可换的腕带不少,和Gear Fit一样可是全部都是彩色塑胶; 初代Moto 360只有皮质和钢带两种选择;而我的Apple Watch有三种不同款式的表带,在不同场合下佩戴。

日常使用佩戴官方的大红色运动表带,运动时更换为官方为伽马蓝色Nike+运动表带,比赛和聚会等正式场合购买淘宝99元爆款的钢带——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坑爹的3999元官方钢带和更贵的爱马仕表带:当然了,这些奢华的配件不是给我们普通消费者享受的,其实就连将近400块的编织和普通运动表带也绝对算不上便宜,但是质量的确好也很舒服。在淘宝买过不到百元的回环式表带,不到一个月就给戴坏了。

讲了这么多关于Apple Watch自己的独角戏,那么它和AirPods以及一款iPhone搭配,又能起什么所谓的“生态化学反应”呢?

场景1:滑板的时候听着AirPods,背着包一只手拿着书,掏手机出来很不方便,直接抬手唤醒手表,扭一下数字表冠就可以调节音量,摁一下屏幕就可以进行下一首。

场景2:怕自己睡前玩手机,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充电,戴着AirPods和手表睡觉,同样不需要手机本体可以调节音量和听歌内容,还能躺着双击耳机唤醒或长摁数码表冠唤醒Siri设置一下第二天早上的闹铃。如果手机在桌子上叫,不用下床,直接通过手表摁掉就好。

场景3:手机低电量放在桌子上充电,突然来了语音电话,直接走到阳台用手表接入,用耳机接听。

也就是说,就接听电话和听歌两者来看,如果有了Apple Watch和AirPods,那么基本没有手机本体什么事了。如此看来,Apple Watch上最伟大最与众不同的设计,就是那个别抄也抄不来的Digital Crown,简直是为小屏幕交互而生的神器。

不过在一块很小的屏幕上,体验不可能是100%完美的。比如令人蛋疼的以及密集恐惧症的圆点点阵式排列,误触表冠不用说,还很难触控;另外,有一些动作似乎比Android Wear晚一点加入,比如剧院模式和手电筒模式;最重要的是:想在手表上脱离手机运行必备应用还是远得很——至少在这块series 2上是这样的:那天我的iPhone只有2%的电,却想冲进一家正在装修前大促的超市里抢购点东西,但是怕挑完再排队付款,手机就没电了。这时候我想起了还有足够电的手表也可以展示支付宝付款码,但是点开一看后除了要手机本体联网才能获得以外,还得每一分钟刷新一次——那么这完全不能救急时使用。同时,在看到了所谓的Apple Watch series 4 渲染图,才发现series 2的屏占比很低,而且表壳是圆角矩形,屏幕本身却是直角的,不说不觉得,一说觉得视觉上的确不太协调。

我之前在我们搞数码的群里说过,苹果这小三件套联动起来的体验,至少领先别家5年。三星和索尼已经正在做这套比手机+电脑更便宜些的随身便携生态圈了。Icon X和降噪豆已经成为了谈到AirPods绕不过去的话题——不过达到这个水平依然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为了也体验一下降噪豆,在ebay五四大促的时候购入了一台七十刀的官翻货,以后有机会也对比评测一下)如果真的想体会一下最纯熟的生态,体验一下究竟什么是生态化反,这三个小玩意的确可以搭配使用一下。而其中不论哪两者单独搭配使用,也是可以擦出十足的火花的:因为这会让你感觉到科技进步为提升生活幸福感带来的小甜蜜。

来源:数字尾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