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玩法--借可穿戴设备释放新能量

在“米粉”的眼里,下月是值得期待的月份。因为很多消息显示出,小米科技将在8月16日举办又一场“狂欢节”,届时,包括小米手机3、小米电视、小米平板等新品均有可能亮相。记者在与小米内部员工谈及此事时,对方笑而不答。

与电影院里大片云集暑期档一样,今年的手机业暑期档同样让人目不暇接。包括华为P6、中兴Geek、酷派Air 9150、金立E6、努比亚Z5 mini等新品轮番轰炸,互相挤压着对方的市场空间,也逼迫他们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从而在手机红海中成为“弄潮儿”,而不是被淹没。

这催促着小米思考,在自己的招数失效时,如何才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小米的各种玩法已被过度仿效。在率先推出“互联网手机”的概念后,去年成为了“互联网手机”元年,各种打着相关旗号的产品多到烂,消费者的新鲜感早已不在,自媒体营销等方式现在几乎人人都做;小米手机强调高性价比,当初发布时的震撼话语仍让人印象深刻,但两年过去,面对着几乎每一个上点规模的厂商就动辄以配置和价格作为卖点的时候,这样的概念也已不再深入人心;小米采用电商模式,省去了渠道和销售成本,而现在的主流手机厂商,都在扩建自己的电商渠道,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厂商,也借助第三方电商渠道暗自使劲。

被模仿甚至超越,已经不太容易让消费者兴奋起来,这也迫使小米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不过,小米CEO雷军仍然淡定。他近期在与媒体交流时说,“小米其实在大家面前演示一个硅谷式的创业,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一组很彪悍的人,再拿钱堆,一登场就是世界级的玩法”。

这句话信息量十分大,也最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如果你结合雷军此前说过的另一句话——“小米想做家好玩的公司”,就会感觉到,小米可能还有太多能量等待释放。

今年3月中旬,小米在官网上架了一款休闲帆布鞋,鞋上有xiaomi.com标签,鞋底有“MI”的Logo。这并非是小米第一次跨界,之前,小米还发布过“小米牌”的真皮钱包和T恤。

这的确有趣。彼时小米方面证实,他们可能会推出“智能鞋”产品。小米创始人之一的黎万强就曾说,推出智能鞋将是小米的一个举措,未来穿上小米智能鞋,与小米手机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测算路线,还可以测算出跑步时的心率等情况,小米将延续一贯的高性价比特点。与小米盒子一样,智能鞋也将是产品链条的延伸。

记者听说,让很多人猜测的下月的小米发布会,智能鞋也有可能是其中发布的一个新品。

不要小看这样的产品。与小米“摇控车”、小米盒子等等不同,小米智能鞋看似好玩,实则严肃。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其实是耐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传统的企业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的产品与消费者进行更亲密的接触,以完成数据的采集。例如耐克于去年推出的革命性产品——内置Nike+芯片的篮球鞋Nike+ Basketball和训练鞋Nike+Training,通过球鞋中内置的芯片,耐克让用户的运动数据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相连接,随时随地监测并促进用户更加科学地锻炼。此前耐克也与苹果进行合作,早已提出了Nike+iPod的组合。而谷歌也已推出了智能鞋概念产品。

而对于小米,如果将智能鞋这样的可穿戴“设备”作为卖点的话,则会在以“现实场景互联网化”这一新环节中,小米也将迎来更广阔的新的市场机遇。

拉手网创始人吴波对此也曾表示,未来小米很容易延伸到手表、眼镜、鞋、戒指、耳环这些周边领域,而这些周边领域一旦加上互联网因素就会使这些产品爆发出巨大价值,普通的鞋子、手链、手环价格仅仅在百元以内,但加上互联网因素后,价格甚至可以翻番,成为新的盈利途径。

而且,雷军还是金山软件的董事长和天使投资人。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小米可以与金山旗下的众多产品加以整合和改造,例如金山云的云存储,就已在小米手机上得到体现。另外,像UC、凡客诚品、拉卡拉等等多个企业,都有与小米合作的可能。

一位手机公司CEO也说,小米的打法仍然没法照搬。无论是对终端用户运营的认知还是各种互联网资源的积累,很多手机业出生的品牌与小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爱科技网创始人罗超则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尚未成熟前,小米不会有大的投入。可穿戴的电子设备,例如Nike+、咕咚手环,最多是可以获得一个小众细分市场,可以盈利,但是要做成iPhone这种十亿美元或者百亿美元公司,是不大可能的。

而可穿戴智能设备则与手机同等重要。因为可以提供更自然的交互体验,解放人们的双手,甚至嵌入人们的身体,让我们随时使用科技,但是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不过,这还得假以时日,起码要5年以后才会有真正走向市场,而且伴随而来的隐私、人与机器伦理问题等,也有巨大的风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