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夺命车祸调查结果出炉 与“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无关

编 | 元琛

导语:经过为期6个月的调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本周四发布了调查报告。该报告一方面认定特斯拉的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没有任何安全缺陷;另一方面又批评了该公司对于其半自动驾驶功能的营销造成人们认知混淆。

1 月 20 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经结束了对特斯拉为期6个月的事故调查。该机构表示“没有证据显示,特斯拉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有任何设计上或者是实际运行中的缺陷。”

事件回顾

2016 年5月,特斯拉在佛罗里达州发生了第一起死亡车祸。在这次车祸事故中,特斯拉的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被已故司机家属与舆论认为是罪魁祸首。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担忧。

事故发生前,Joshua Brown 正驾驶着一辆特斯拉 Model S以74mph的速度行驶在限速65mph的道路上。行至路口,直接从侧面撞上了一辆正与Model S垂直的方向穿越公路 18 轮的大型货车。 Model S从后轮的空隙中穿过,顶部被掀翻,致其当场死亡。

这次致命的车祸事故直接导致了NHTSA对特斯拉的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展开设计和性能的调查。特斯拉在其官方博客的公告中写道“由于天边的强光和前面拖车的白色车身,无论是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还是司机都没有注意到这辆正横穿马路的货车,因此没有刹车。”

NHTSA调查结果发布

在致命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后,NHTSA对特斯拉的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展开了调查。这项调查也包括了其后宾夕法尼亚的事故。6个月后,在本周四公布的最终报告中,该机构表示,它没有发现Autopilot的缺陷,“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也没有问题。”

NHTSA是去年对特斯拉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展开调查的两大联邦机构之一。在调查过程中,它要求特斯拉提供所有关于车祸的信息,包括安全气囊的设置位置和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使用过程或最后15秒内的记录。经调查发现,目前只有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的两起车祸中涉及致命的伤害。根据该报告,调查人员认为:至少在佛罗里达车祸事故发生的7秒前,司机应该是能够看到那辆拖拉机拖车的。

而在审查了特斯拉提供的车辆行驶里程和安全气囊安装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当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Autosteer开启后,特斯拉的车辆事故率下降了40%。NHTSA的报告得出了结论:“目前尚无法确定特斯拉的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存在缺陷,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检查是没有必要的。”

潜在的危险

与此同时,NHTSA还表示制造商必须考虑任何司机滥用系统的潜在可能性。在特斯拉的案例中,人们在开启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后便将双手释放开来。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这个名字,往往使人望文生义——使人们认知错乱,以为这个系统可以替代自己。然而,事实上,开启了自动驾驶仪的司机都看到了让他们的手随时保持在方向盘上的警告。

“看来,在研究和开发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过程中,特斯拉已经考虑到了司机们以各种方式错误地使用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可能性,包括前文所述的内容,如认知混淆、分心驾驶,以及将外部系统作为首选。”NHTSA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对司机错用、滥用系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是特斯拉设计过程的环节之一。对这些问题,特斯拉的解决方案也已经经过了测试,验证,并广泛 纳入产品的发布中。”

2016年9月,特斯拉宣布将为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推出无线更新,进而限制车辆开启自动驾驶仪后,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时间。当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这一更新可以防止类似佛罗里达车祸的事件。

本周四,NHTSA的发言人Bryan Thomas 告诉记者该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关于“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命名问题;并认为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到那些漫不经心的司机,这是极为重要的。”报告中的一个脚注提到了这一问题,但同时表示:“NHTSA同意其他司法管辖区对特斯拉使用‘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这一名称的担忧。但这个问题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外。”

原文整合自:Buzzfeed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