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017年终总结:完成74.3亿订单 AI画出3000万个虚拟车站!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车东西1月8日消息,在网约车大战有重启之势时,滴滴今日发布了其2017年出行大数据,去年滴滴在国内布局城市超过400个,用户达到4.5亿,总共完成了74.3亿订单。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流量图)

滴滴的数据中反映了共享出行在2017年的快速发展——2017全年总共10.5亿人次使用了滴滴顺风车/快车拼车服务。另外滴滴平台上的出租车订单也达到11亿单。

(北京首都机场出行图)

为了应对巨量订单,滴滴在全国设置了3000万个小绿点——就是我们平时打车时常见的推荐上车点,来帮助乘客与司机快速定位彼此,据称为司机、乘客节省了超过20亿次通话需求。这背后是滴滴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应用在线机器学习对数据的学习、分析,3000万个小绿点的数据会实时更新,保证落在最优停车处。

通过在海量数据上建立起来的大数据、AI能力,到去年年底,滴滴对15分钟后的出行需求预测准确率超过85%。

滴滴同样把大数据和AI的能力用在了智慧城市中——滴滴去年与济南、武汉、广州等城市开展合作,通过智慧信号灯、诱导屏和潮汐车道等方式来缓解拥堵。在上述城市中,滴滴通过提供出行数据,帮助优化了超过1200个信号灯,让当地的拥堵指数缓解了10%-20%不等。

(全国交通热度图)

在交通安全上,滴滴同样运用人工智能,推出了防疲劳驾驶以及“滴滴护航”安全驾驶监测系统,使平台去年的交通事故率同比降低了21%。此外滴滴对车主进行筛查、验证,每天拒绝4万个不合格的注册申请;还有一点有趣的是,每次使用滴滴打车都会听到的“系好后排安全带”语音提示,将后座乘客系安全带的比例从2.5%提升到了10%以上。

步入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滴滴已经成长为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2017年出行数据背后,则是滴滴的定位从曾经的网约车平台,向进军自动驾驶、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等业务的综合出行服务商转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