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相继布局消费金融,新一轮的互联网格局之争开启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消费金融市场在高速增长,阿里、京东、苏宁、贝贝等电商平台相继布局消费金融。新一轮没有硝烟的互联网战争正在打响。

互联网+消费+金融,新场景下的消费新态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消费升级与消费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据《2017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信贷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规模的比例约为24.8%,达到30.6万亿元人民币。再加上“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不断完善,以金融为基础的多样化衣、食、住、行等消费场景被创造出来。这种“场景化”趋势使金融和生活融为一体,且呈现出越来越简单高效的优势,金融服务开始渗透入各种消费场景中。

据艾瑞预测,至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中,将有13.8%的消费额被场景金融市场覆盖,而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这一数字将达95%。这意味着,拥有场景的消费金融行业也将迎来市场爆发期。场景金融是商家利用嵌入在消费场景中的金融服务,以刺激获促使消费者发生交易行为、助力实现商品的跨期交易,是新商业生态下的商业价值洼地。

以网络购物场景为例,2004年,阿里推出的蚂蚁金服依托于淘宝、天猫等消费场景为广大按用户提供金融服务;2014,京东金融推出首款面向个人用户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覆盖了京东到家、海淘等消费场景;苏宁面向旗下用户推出支付、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2018年,贝贝集团推出了一站式家庭消费金融平台——贝贷。依托贝贝集团海量用户沉淀势能,贝贷联合众多银行和优质持牌金融机构,通过领先的大数据科技力量,共同深耕家庭消费金融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的金融服务等等。

在经过大浪淘沙式的发展后,无论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还是贝贷,这些平台均通过自身的场景与渠道,定位不同群体,差异化服务等,也因此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入局者愈来愈多场景+风控成为消费金融破局关键

作为金融行业最具市场活力与盈利的领域之一,消费领域正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必争的风口。从2013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涌入消费金融领域,争相分一杯羹。对消费金融服务机构而言,能够掌握核心竞争力才是在风口中立足的根本。在此种情况下,消费场景和风控技术便成了消费金融领域破局的关键。

当消费金融平台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有效的消费场景充分结合时,能够使消费者精准定位到需求产品,并实时享受到消费金融产品的服务。纵观阿里、京东、苏宁、贝贝等企业,其旗下金融平台均通过丰富的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持续关注。

如果说,消费场景决定了消费金融平台的发展规模,那么风控则是平台长远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认同与普及,以及数据在风控上的重要性,使得风控几乎成了金融科技公司的重要配置。尤其是在提倡用户体验、服务效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当下,消费金融平台对核心风控决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深入挖掘场景资源、细化服务市场,打造有针对性的场景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真实消费需求,实现平台与消费者的双方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