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手机平板后可穿戴设备为锂电池再升温

市场调研公司IHS Technology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受新型便携式产品(尤其是适用于体育和健身领域的相关产品)的推动,全球可穿戴电子产品电池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在短短四年间增长十倍以上。

预计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电子产品电池收入将达到7700万美元,较2014年年底的600万美元大幅增长。与去年几乎为零的市场规模相比,今年该类产品的市场收入首次出现显著增长,并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快速攀升。预计到2018年,该行业的收入将比2014年水平增长近120%。

IHS公司电源和存储组件分析师托马斯·麦卡尔平(ThomasMcAlpine)表示:“可穿戴电子产品将成为维持当前消费电子产品电池收入超高增长水平的关键。智能手表产品、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和智能眼镜等的出货量增加使得商店内的相关产品数量激增。这类产品将微型计算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趋势融入时尚、健康生活方式所需的全新智能消费品中。”

研究显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年出货量将在2018年达到5600万台左右,从而带动为这些产品提供能量支持的电池的需求继续增加。

而对于可穿戴电子产品而言,2013年尤为重要:许多领先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供应商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智能手表产品。同时,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眼镜产品也即将问世:谷歌目前正在对谷歌眼镜进行试验,预计正式产品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预计到2018年,安装在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电池总量中,锂聚合电池将占绝大部分,其收入将占到可穿戴式电子产品电池总收入的73%。锂聚合电池通常是该类产品的首选,原因在于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它们的重量更轻,而且可以制造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将成为未来几年内便携式电子产品锂电池市场收入继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这类设备在2013–2015年间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46%。但从2015年开始,其出货量将逐步走低,而锂电池的平均售价也将降低,导致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锂电池市场的增速减缓。

麦卡尔平指出,这意味着,该市场新应用的出现至关重要。他表示:“锂电池仍将是消费电子产品创新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要实现持续的市场增长,必须推出新型可穿戴电子产品和其他设备,且这些产品必须被大众市场接受,类似于近期新兴产品类别所经历的发展轨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