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现状:可穿戴VS想穿戴/可穿戴≠可见

作者:CharlesHudson

可穿戴VS.想穿戴

我认为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设计,对于用户来说,还仅仅是“可以穿戴”,而非“想要穿戴”,目前我们所处的市场阶段是:厂商竞相去实现这样一个功能,却忽略了产品的时尚感和设计感。

可穿戴≠可见

我体验过的许多早期的可穿戴设备都在身上明显可见。它们或是戴在脸上或是戴在手腕上,别人一眼就能发现。但我认为有趣的可穿戴技术也可以是无形的,改善第一代可穿戴设备设计的一个方式就是尽量把产品“藏起来”而不是让它明显可见。

续航能力差

同其他大多数电子设备一样,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是其痛点。我已经有一堆东西需要一天一充: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这些可穿戴设备无疑是增加了这一负担。下一代可穿戴设备若想实现真正的飞跃,首先要保证数周的续航能力。

过于依赖智能手机

许多可穿戴设备不设有原生的网络连接功能,依赖于通过蓝牙或其他方式与另一个拥有更强处理能力、更多内存和存储量的设备进行连接(通常为智能手机)。目前这一代的可穿戴设备是作为智能手机的附属设备设计的,它们无法单独生存,它们只是智能手机的补充和延伸。

可穿戴设备的UI和UX有大量改善空间

我们花了几年时间去理解智能手机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但即使如此,我们对数据连接、GPS和传感器的组合能碰撞出什么火花依然一知半解。相比之下,我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