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平板强势崛起 创新发展引苹果忌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了消费者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正是存在着这样的良性促进关系,才让大家不仅看到了一批批企业的迅速崛起,更见证了创新带来的各行各业地迅速变革。

亦如当年笔记本行业的大佬——IBM,以及手机领域的“半壁江山”——诺基亚,对消费者需求的漠视和创新上的不足,让其走下的神坛。而异军突起的苹果,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下,以iPhone迅速崛起,创造了当下市值一万亿的奇迹。

可伴随着苹果的扩张,其本身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渐渐停滞不前,不仅多代苹果手机在设计上吃老本,其iPad系列产品,也开始推出廉价版本,试图挽回创新力不足的颓势。而与其在手机行业针锋相对的华为,不仅每年研发投入增长惊人,以全球研发投入104亿欧元在2017年超越苹果,更以29%地研发投入增速同时成功超越。

如果说从这种大层面上的表现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从小的细节着眼,也许更具说服力。以平板产品为例,首开先河的非苹果莫属。但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这位往昔的领头羊却逐渐失去了创新上的激情,不仅在尺寸上做文章推出小尺寸iPad mini,还在2018年推出了“廉价版”iPad 2018,而这无疑是在创新不足下的一种妥协。

外观设计遇瓶颈 iPad“缩水”谋销量

#FormatImgID_1#

相较外观设计方面,苹果手机每年或多或少的会在外观设计上做出一定的变化,而纵观当下的iPad的系列产品,从机身设计、色彩、屏幕玻璃等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不仅如此,在当下基本连千元机都不再使用的非全贴合屏幕,却出现在iPad的身上,这也许就是苹果的“妥协”吧!

但反观华为平板产品,其不仅首次在行业内将2.5D弧面玻璃运用到平板产品上,更好的为大众消费者在握持体验的提升上做出努力。还在色彩上推陈出新,从中国悠久而灿烂的传统瓷器文化吸收灵感,带来的全新的华为平板M5青釉版(其不仅需要通过精密控制的化学反应将颜色粒子附着在金属表面,保证釉质机身的颜色均匀纯净,还需要在无尘车间中严密控制湿度、温度进行类釉化的烧制过程,在高温下完成长达10小时的烘烤),以满足大众消费者在颜值和性能等多面需求。

而在UI设计层面,华为设计师更专门针对华为平板M5青釉版设计了以青色和兰花为核心元素的主题界面“优雅”,把白色兰花作为视觉中心,并搭配干净纯粹的青釉色背景和以白玉为底的图标设计,配以面光源由内而外呈现出一种简约时尚美,更体现出华为的细心。

软硬件双加持华为平板创新不断

在硬件层面,苹果虽在之前收购了beats,但旗下众平板产品在音质方面仍没有较大进步,不仅今年新推出的iPad 2018只在平板一侧设置扬声器,更没有来自大厂的专业调校和设计,以致其无论从声场的环绕效果,还是在声效的高低音方面,相对于平板的使用场景而言,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体验优势可言。而在软件方面,苹果在近几年出现的系统问题可谓举不胜举(如影响最广的“降频门”事件),更是将其在大众心中建立的优势几乎消耗殆尽。

而作为近几年在平板方面颇有建树的华为平板,在软硬件层面上,有专业的护眼模式、儿童模式、电脑模式、云电脑功能、游戏助手、GPU Turbo、人脸解锁、华为锐屏(Clarivu)显示增强算法、哈曼卡顿专业调音设计的音响系统、最高分辨率的2K显示屏等,无论从视觉体验、声效体验,亦或游戏体验等方面,都拥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而这也正体现出华为对消费者需求上的用心。

专属加持 华为平板M5更显专业

对于iPad的未来发展,苹果也试图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使用场景,随着iPad pro的登场,其发力移动办公领域的意图也十分明显,但相较配套设备的不够完美,如系统没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仅靠APP适配;外接键盘也与一般键盘没有太多改变等,始终无法让使用者真正意义上享受到更全面的体验。

而在这些方面,华为平板M5则创新性的以类似Windows的电脑模式或纯Windows界面的云电脑模式,不仅学习使用成本更低,并且配备的外接键盘更专为安卓系统定制,不仅有安卓三大金刚键,还有与笔记本一样的触摸板,无论打字或是操控都拥有更加便利的使用体验。

除此之外,便于文件传输的share 2.0技术、支持外接蓝牙鼠标、支持SD卡扩展、专属的华为花粉卡(月费5元,包含每日1元1GB国内流量,达到3元任性用,激活后首月赠送20元话费,首次一次性充值满50元送50元话费,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体验无线无缝衔接生活工作的顺畅之感)等,种种多层面的优化和设计,都让华为平板M5在日常使用或是移动办公方面拥有更便捷、舒适、高效的体验。

创新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产品更深层面的细细打磨,只有对消费需求上的完美把握,以及自身技术层面的积淀,才能更好的以优秀的产品回馈消费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