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做智能手表?iWatch各方传言汇总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关的苹果iWatch智能手表的消息早已铺天盖地。苹果还未正式推出该产品,但自2010年iPad问世以来它却留下了不少“蛛丝马迹”。

以下是iWatch各方传言汇总:

招募瑞士名表品牌高管

苹果在积极招揽瑞士手表公司的高管。CNBC上周五报道称,苹果从瑞士知名手表公司TagHeuer挖来了一位销售总监。奢侈品巨头LVMH旗下手表品牌(包括TagHeuer)负责人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Biver)向CNBC透露,该高管是在最近加盟苹果的,将参与iWatch推出事宜。另据9to5Mac报道,该名匿名高管是TagHeuer的销售与零售副总裁帕特里克·普努尼奥克斯(PatrickPruniaux)。

苹果尚未就该消息发表评论。3月,《金融时报》报道称,苹果和其它的科技公司纷纷向高档手表品牌高管抛出橄榄枝。

矩形设计,有两种尺寸

iWatch很可能呈矩形,有两种尺寸选择。路透社曾在6月报道称,该产品的屏幕的对角线长度很可能将为2.5英寸,略呈矩形。它将较表带略微凸起,支持触控操作和无线充电。4月,MacRumors和AppleInsider均报道称,有研究报告预测iWatch将有两种尺寸,分别是1.3英寸和1.5英寸;其它的预测则指向蓝宝石保护玻璃、生物特征识别、NFC近场通信芯片、无线充电等功能。

iWatch可能会有些像反光手腕扣。Laptopmag在6月报道称,苹果提交了一项有关“柔性显示屏双稳态弹簧”的专利。专利文件描述的是一款带环绕型屏幕的腕戴设备。

可追踪睡眠

iWatch可能支持追踪睡眠。9to5Mac曾在2月报道称,苹果从飞利浦研究中心挖来了睡眠研究专家罗伊·雷曼(RoyJ.E.MRayman)。雷曼拥有可穿戴产品研发方面的经验,他有可能在帮助苹果为iWatch开发身体追踪功能。

健康与健身追踪功能

苹果在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了健康数据平台HealthKit,该平台可聚合各类第三方健康应用与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该举进一步加剧了iWatch将支持健康与健身追踪的传言。

《华尔街日报》6月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iWatch将配有10个传感器来监控健康与健身数据。据路透社称,其中一个传感器可监测用户的脉搏。CNET在6月报道称,苹果提交了一项举重传感器方面的专利,该传感器附在杠铃的时候能够收集数据,以及将数据发送到移动设备。3月,BusinessInsider称,苹果获得了一项腕戴计步器专利。

该智能手表也有可能配备心率监测器和血糖追踪器。今年早些时候,苹果聘请了拥有开发医疗传感器背景的生物医学专家。

请科比测试

让运动员参与测试的阶段正在进行当中。9to5Mac6月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NBA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Bryant)、NHL洛杉矶国王队球星达斯汀·布朗(DustinBrown)和其它的一些明星运动员正在为苹果测试iWatch。有人曾在5月见到科比出现在苹果的库比蒂诺园区,他在那里跟苹果设计主管乔尼·伊夫(JonyIve)会面。

不用电池

iWatch可能不采用电池。《纽约时报》2月报道称,苹果在考虑使用电池之外的各种设备供能方式,如太阳能,磁感应,来自用户手臂运动的动能。

名为iWatch

该产品很可能命名为iWatch。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已经在日本申请了“iWatch”商标。另据9to5Mac报道,该公司还在墨西哥、台湾、土耳其和哥伦比亚完成了该商标申请。

搭载iOS8

iWatch很可能将运行于iOS8系统。苹果在6月的WWDC大会上发布新一代移动操作系统的时候,谈到了与iWatch特性传言相吻合的功能:运动追踪与跨设备的连续性(continuity)。

10月推出

该产品可能会在今年10月推出。路透社6月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台湾的广达电脑公司将在7月开始量产该智能手表,为10月的推出作准备。而《华尔街日报》则在6月20日报道称量产两三个月内都不会开始。科技博客Re/code于6月初援引消息人士称,苹果计划在10月举行发布会,发布一款可利用HealthKit健身应用的可穿戴设备。

招来许多时尚行业专家

苹果已经招揽了多位时尚行业专家。iWatch的推出将由时尚行业专家们负责。苹果去年10月请来了英国知名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CEO安吉拉·阿伦茨(AngelaAhrendts)领导苹果的全球零售业务。在此之前不久,该公司也招来了巴黎时装公司YvesSaintLaurent前CEO保罗·德内夫(PaulDeneve)和李维斯高级副总裁恩里克·阿蒂恩萨(EnriqueAtienza),让他们分别负责“特殊项目”和美国零售业务。去年9月,苹果还从耐克挖来了FuelBand设计师本·沙弗(BenShaffer)。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