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可穿戴技术已深刻影响到了人类的日常起居。根据美国关于可穿戴技术的调查数据显示,87%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技术可以提升佩戴者的个人综合能力;71%的受访者则认为该技术有利于个人健康状况的改善;还有54%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技术提升了他们的自信。
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领域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据报道,市场研究机构ONWorld在最新的报告中预测,在今后的5年内,全球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市场经济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ONWorld所指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其他各种可穿戴传感器设备在内)此外,ONWorld预测,在今后的5年内,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7亿台。该分析机构还预测,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可穿戴传感器等设备的销量将超过以医疗卫生和健康为主要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预计到2018年,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可穿戴传感器将占到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营收。
可穿戴运动设备的爆发也给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从推进力度看,上游零组件厂商反应最为积极,包括IC(芯片)设计、小尺寸面板、RF(感应卡)、传感器等各厂商,意法、高通都推出专门针对穿戴式设备的解决方案。从下游品牌来看,很多创业型的小公司以互联网营销模式积极开拓销量。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国内创新企业瞄准了智能可穿戴市场,这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将加速可穿戴设备未来普及。
随着可穿戴设备未来的普及,相关原材料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未来随着市场对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增加,传感器、光纤通信、触控面板等领域将受益,也将带动稀有金属铟、锗、镓等品种消费增长。智能穿戴是基于“物联网”思维建立的,而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光纤通信和传感设备的发展。光纤方面,光纤级四氯化锗可用于光纤生产,主要用于发挥光纤掺杂和光电转化作用,四氯化锗在光纤中的使用比例2克/公里折0.7克金属锗计算,光纤用锗约占锗总消耗量的30%。未来随着锗在光纤领域需求的扩容,锗的使用量也将有望进一步增加。另外,锗在红外光学方面的特性是其在传感器市场大有可为。传感器材料主要涉及硅,其次是锗、砷化镓、锑化铟、碲化铅、硫化镉等金属。稀有金属镓在现代半导体工业应用广泛,主要以化合物砷化镓出现,占到金属镓总应用的80%左右,砷化镓主要用在3G手机、半导体无线通讯及LED照明上。
综上,近年来智能可穿戴技术行业不断传来利好,相关稀有金属原材料金属铟、锗、镓的投资需求值得大家关注。从泛亚盘面上来看,7月7日,金属铟收盘价680元/百克;金属锗收盘价2007元/百克;金属镓1300元/公斤。受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利好的影响,金属铟、锗、镓未来上涨动力充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