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媒报道,谷歌正在调整智能穿戴设备的战略,该公司将把关注的焦点从定位于尖端科技、高价路线的谷歌眼镜(GoogleGlass)转向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更多应用程序支持的智能手表。
在今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大力宣传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设计的新应用也提供许多与谷歌眼镜类似的功能。在本次大会的专题演讲中,并未提及谷歌眼镜,这与两年前谷歌眼镜的高调发布有着天壤之别。
谷歌可能认为,若要广大消费者接受谷歌眼镜,仍有漫长的路要走,但现阶段谷歌要与苹果争夺智能穿戴市场,从目前来看,依靠昂贵的谷歌眼镜肯定不行,而智能手表在当下是个不错的选择。
ABI研究公司分析师Spencer指出,谷歌认识到,需要为平价穿戴设备设计软件,尽管它们看起来功能有限,而这种穿戴设备的优势是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消息。
但就此推测谷歌眼镜将会失败还为时过早,毕竟这款智能眼镜还没有正式推出,谷歌也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宣传造势。
目前谷歌眼镜已经获得一些专业人士的好评,如医生,外勤服务人员,由于不需要手动操作,能让他们解放出双手,并且随时记录重要内容。谷歌也在积极的为谷歌眼镜争取合作伙伴,例如,美国最大的视力保险公司VSPGlobal,将协助用户为谷歌眼镜装配有度数的镜片。
但现阶段,谷歌眼镜在面对智能手表的竞争时,显的有些乏力。智能手表同样可以方便的随时查看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比起谷歌眼镜1500美元(约合人民币9311元)的价格,实在便宜太多,如三星的智能手表GearLive定价为1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35元)。从软件丰富度看,相比较谷歌眼镜两年间发布的67款应用,智能手表显然可以提供的更多。从开发者的角度看,为谷歌眼镜开发的应用审核太过复杂,往往要历时数月,而为智能手表的开发一款APP审核只要90分钟。
对于谷歌来说要想在智能穿戴市场上站稳脚跟,仅仅依靠谷歌眼镜是远远不够的。少量的需求和高昂的价格,明显不是谷歌想要的,谷歌需要的是一类可以迅速席卷整个市场的产品,就如同当年安卓在智能手机领域一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