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纪伟)
伴随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方便、简洁的科技产品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细微而重要的改变。可穿戴设备就是其中的一个种类。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将用于办公、娱乐、运动、健康等领域,市场前景看起来很诱人。
国际著名调查机构Visiongain指出,未来5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的发展,将如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一样,引领相关科技企业新一轮的爆炸式增长,这些企业的收入前景也非常乐观。
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也在其报告中表示,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除了谷歌、乐源、苹果和三星之外,宏碁、英特尔、微软、LG都有望试水这一领域。据其预测,今年可穿戴智能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而明年这一数值将增长近一倍至15亿美元,到2017年,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年销量将从目前的1500万件增至7000万件。
但中国有一句切中要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前几日,谷歌眼镜刚在英国上市不久,就可怜地遭到了又一公共场所的“封杀”。英国电影放映协会对英国本土的所有电影院郑重声明:不允许影院内出现谷歌眼镜或其他类似的带有摄像功能的可穿戴设备。这主要是出于版权的考虑。英国电影放映协会的主席告诉媒体:“为了避免枪版电影的出现,电影院内要绝对封杀可穿戴设备,不管有没有电影放映,此类设备都不允许出现。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电影版权,也保护了观众的隐私。”
谷歌公司一定没料到他们雄心勃勃想要推广的智能产品竟然如此命途多舛,自酒吧、餐厅等场所之后,谷歌眼镜又多了一个无法踏足的禁区。
再看国内。目前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产品品类较少、同质化较为严重,主要以手环、手表、眼镜等产品形式为主,分布于娱乐休闲、健身、医疗健康等领域。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从实际技术路径选择上来说,同之前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路径基本类似,即大多数本土涌现的可穿戴产品实际仍然是将国外的项目复制到国内来做,模仿色彩太浓,缺乏真正的原创性。此外,产业链的一些重要环节,如传感器、交互技术、精密的制造工艺和流程也都需要提升。
投资中国的研究院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仍在初建之中,多数产品处在概念和实验过程中,能够产生商业效益的产品较少。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整个可穿戴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商业模式未完全清晰的情况下,也正是行业机遇来临之时。在市场的探索过程中,若能够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和兴趣所在,生产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可穿戴设备,就很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引领新的时代。预计未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可穿戴设备市场将快速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特别是运动健身、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发展将更为宽阔。
可穿戴设备还只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技术,每个公司都在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进行着努力的尝试与探索,但也还没有任何厂商成为这个市场的领跑者。估计这样的状况近几年还是会继续下去。与此同时,目前开发使用的设备大都是很复杂而性能也不高,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种种“美好”的要求,可见改进之路还是很漫长。
相关人士分析称,目前,世界上的科技巨头们都在积极分析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及可行性,用于弥补智能手机饱和带来的利润空缺。显然,未来10年内,可穿戴设备将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从方方面面渗入到人类的生活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