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小米手环亮点与槽点:科技含量被完爆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综合报道:7月22日,小米4发布的同时,雷军发布了旗下首款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小米手环似乎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吐槽点更是不少,现在就一起来看一下这款小米手环究竟有什么亮点跟值得吐槽的地方吧!

  一、两种手环

其实,市面上做手环的已经有一些了,但是思路不太一样,一种是 360 安全手环,是需要连接运营商网络的,相当于一个袖珍的智能电话,其主要作用是定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有一定市场的,360 虽然还在迭代公测,但是类似的山寨产品在淘宝早就每周上百的销量了,而且卖的并不便宜。对于儿童,老人,特别是老年痴呆容易走丢的老人,这个东西确实有其实用性。

另外一类是手机附属品的思路,与手机蓝牙连接,靠手机实现各种功能,仅仅是一个蓝牙的终端,不能独立完成各种应用。

小米手环就是这一类。

  二、亮点与槽点

亮点、小米手环的实用性

就实用性而言,小米手环的意义不大,因为它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并非用户的痛点,而且手机 APP 本身就可以实现一些功能。

譬如它提供的记步功能,任何智能手机下载一个 APP 即可实现,既然手环离不开手机,为什么我不直接用手机,还要多带一个手环呢?

所以,小米手环这种手机附属品的实用性不佳,如其说是一种工具,倒不如说是一种有趣的数码玩具。

不过,小米手环的实用性不会影响其销量。因为现在大多数手环的定价都比较高,而小米手环仅仅 79 元,虽然毛利不一定低,但是售价低廉,作为 2000 元手机的附属物,更是随手可买,小米手环的销量不会差。

小米手环时尚搭配

小米又一款低价高质量神器——小米智能手环发售日期渐进。小米智能手环售价仅79元,这引起了许多米粉的欢欣。但是小米智能手环好用与否先不说。从现有的参数和功能介绍来看,小米智能手机的功能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高技术创新。无论从个人体验、性价比,还是从品牌未来发展来看,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也许要克服如下六点问题,才能真正成为一线智能手环产品。

  吐槽1、没有小米4也许不兼容你的手机

要购买智能手环,首相要考虑它和自己手机的兼容性。从小米官网对智能手环的介绍上来看,小米智能手环的兼容性令人担忧。除小米3和小米4以外,小米智能手环也许只能兼容Android4.4以上的设备,同时还必须支持蓝牙4.0才行。这和动辄Android+iOS双平台都支持的绝大多数智能手环相比,局限性很大。虽然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看起来很便宜,但若是为了使用小米智能手环还要换手机就得不偿失了,或许这也是小米为了说服更多人购买小米手机4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打算买小米4的用户,买小米手环也许就没有意义。

吐槽2、外观抄袭名牌毫无新意

小米智能手环在外观上的模仿痕迹非常明显。从腕带设计、带扣设计、主体边角切割工艺到主体和腕带的结合方式,显然都是在山寨国外优秀智能手环产品Misfit Shine。长椭圆形的核心造型和华为荣耀手环也非常相似。由此可见小米手环在外观方面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虽然说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但像小米这种伪设计,是对用户及同行很没诚意的表现。

吐槽3、定价过低扼杀技术发展

79元的定价为小米智能手环带来了智能手环行业最低定价的新纪录,但也对整个国内智能手环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小米智能手环79元价格一经宣布,国内智能穿戴厂商不得不掀起一轮降价潮。这种被动的降价将进一步压缩国内智能穿戴厂商的前期自主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伤害整个产业的未来。智能手环的市场价格战,是逼着整个行业采用小米式竞争,用低劣的价格消灭高质量的产品。

吐槽4、拆解看成本显示不值79元

小米曾经以低价高配置的手机产业,狠狠冲击了国内的手机市场。但低价高配置的性能表现还是不同于真正的高配置。而如今售价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和Fitbit、Misfit等智能手环比,功能虽齐全,性能却令人不安。通过拆解查看小米智能手环发现,主体成本并不高。据小米内部工程师透露,小米智能手环内部原定价为49元。由此可见成本几何。虽然成本高质量未必好,但低投入产品的科技准确性可想而知。

吐槽5、科技含量横向对比被完爆

小米智能手环和其余智能手环相比,在功能方面泛而不深,什么都能做,但什么功能技术深度都不高,在浅层技术如来电提醒、唤醒手机等方面功能齐全,但在深层技术方面如健康监测、智能识别运动状态等方面却乏善可陈。同时也缺乏开放性的平台,缺乏对第三方健康类应用的支持。考虑到小米对智能手环的技术研发周期和投入。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性能的缺乏必将导致高级用户的不满。

6、坑死人的炒期货和售后

小米虽然声称自己不做期货了,但是小米手机4依然采用老方法售卖。上一批小米手机4在37秒内售完,如今已被炒到2299元。小米智能手环势必采用相似的发售方式。在这种营销方式下,最终79元的小米智能手环会以什么价位被卖到用户手上,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就算有人幸运的卖到了原价的小米智能手环,但随着质量问题而来的小米售后恶劣的服务,也是小米急待解决的问题。

写在最后:虽然售价秒杀同行业,但小米智能手环也并不是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和小米相隔一天推出的Bong2智能手环,售价99元,却有小米手环所不具备的机器学习算法,智能识别运动类型。百元级别的咕咚手环、O-band智能手环等结合dulife智能云平台,以数据算法更科学的帮助用户检测自己的健康。国外Jawbone UP、Misfit Shine、Nike+Fuelband、Fitbit Force等老牌智能手环虽然价格较为昂贵,但胜在技术成熟、体验良好。小米智能手环要和这些产品竞争,不是靠价格战,而应该以创新和科技取胜。这也更符合用户的利益和期待。

三、穿戴式设备的前景

和小米手环一样,现在大多数穿戴式设备都找不到用户的痛点,属于便宜或者昂贵的数码玩具。靠消费市场带动穿戴式设备为时尚早。

但是在专业市场,穿戴式设备是有前途的,可惜开发这一块的厂家不多。医疗、教育、工业制造、户外、军事……,这些行业才是穿戴式设备的未来。(本文综合驱动之家、91手机配件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