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救星:柔性电池?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让我们的手表变成智能手表,让我们的眼镜变成智能眼镜,让我们的项链变成智能项链,抑或其它穿在身上的东西变得智能化。不过,在享受网络、智能的便利外,我们也忍受着痛苦,原本只需要半年一年才换一次电池的手表,现在一天就需要充电一次;原本不必担心眼镜的能源问题,现在居然也需要担心起来。

如何解决可穿戴设备的电力短缺问题?此前有人提出,要把柔性电池塞进智能手表的表带里,为智能手表提供额外的电力,让可穿戴设备拥有更高的使用时长,缓解用户的痛苦。实际上,消费者早已明了智能设备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智能手机就是典型的例子原本可以使用3到4天的功能手机,换成智能手机后,只能使用1天或半天。

现在,关于柔性电池的研发,已有多家初创公司涉足。根据MIT Technology Review的报道,加州又出现一家以研发柔性、可反复充电的电池为主的初创公司Im Energy。他们已经在测试超级薄的锌电池,希望最终能够把电池卖给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智能标签、环境传感器的制造商们。

Im Energy的技术,主要来自联合创始人克里斯汀何(Christine Ho)毕业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取得的研究成果:当时她与日本的一名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机生产出极其微小的锌电池颗粒。

作为一种金属,锌相比锂更加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在电解质当中,从微观层面观察,锌会呈现出像树枝一般的形态,从一个电极蔓延到另外一个电极,缩短电池电量。克里斯汀何则开发出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避免这种问题。这种电解质还增强了锌电池的稳定性,以及反复充电的的能力。

另一名公司联合创始人布鲁克斯金凯(Brooks Kincaid)称,锌电池融合了薄膜锂电池以及印刷电池的优点。现在的薄膜锂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不过因为包含了易起反应的物质,限制它的储电能力,而且制造起来十分昂贵。印刷电池制造起来很便宜,而且拥有很高储电能力,但无法反复充电。换言之,Im Energy所研发的锌电池,既能制造成薄膜的样子,又可以反复充电力,而且拥有很高的储电能力。

到底Im Energy研发的锌聚合物锌电池电池的柔韧度如何?克里斯汀何称,现在并没有评测电池柔韧度的标准,所以公司采用自己的评测方法评测,结果是,当现有的柔性电池弯曲1000多次的时候就坏掉了,而锌电池还保持着稳定。如果锌电池达到这样的性能,那么未来它放在衣服里不会是梦想当然,防水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由于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公司在生产基于锌的电池时,不必准备防护性的生产环境,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

目前,Im Energy已经从Phoenix Venture Partners、AME Cloud Ventures两家投资公司中获得600万美元的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