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网综合报道:几个月前,当金属机身、圆形屏幕的MOTO 360初次现身于互联网时,几乎所有的数码爱好者都发出尖叫:太漂亮了。如今半年过去了,MOTO 360仍未上市。虽然摩托罗拉已经发布了邀请函,将于9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发布会,传闻中的X+1有望现身、MOTO 360的上市时间及价格也有可能最终确定,但似乎人们的热情已经不再高涨。
Android Wear的杀手级产品?
人们对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平台曾经抱有巨大的期望,但现在却不叫好也不叫座。当三星Gear Live、LG G Watch到达各大科技媒体进行评测时,我们发现它们的电池寿命仅有一天、应该程序功能鸡肋,还存在一些电池触点的硬件问题,几乎很快就被人遗忘了。至于普通用户,甚至都不知道Android Wear的存在。
那么MOTO 360呢?因为尚未推出,始终还保持着一丝神秘感。但显然,Android Wear并不允许厂商修改界面,这就意味着除了外观、圆形屏幕和尚且未知的电池寿命,你不能期待更多。所以,即便是对可穿戴设备极为感兴趣的用户,基本上也从“必买”转变为“观望”,我们都在等待MOTO 360正式销售、媒体评测的那一天,再决定是否入手。
频繁炒作让期待值下降
MOTO 360仅仅是一款可有可无的智能手表,并不是iPhone 6。在经历了3月发布、6月谷歌I/O 2014的演示之后,频繁炒作已经让它的新鲜感大打折扣。比如,一开始人们认为金属表盘十分惊艳,现在却关注机身是否太厚重;卖点之一的圆形屏幕,也被发现底部存在一条黑边。
所以,在9月4日的发布会上,摩托罗拉是否还有其他杀手锏能够让MOTO 360再度获得关注?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也许有一些独特的应用程序、也许价格低廉、也许会推出额外的表带或是设计变化,当然,也许什么都没有变。
其他竞争者分散注意力
并非只有摩托罗拉会在9月召开发布会。首先,自然是万众期待的iPhone 6,大屏化有望让苹果再达巅峰,我们还期待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会一同登场;三星也要在9月初发布Note 4及其他产品,另外还有索尼等厂商。
密集的新品发布无疑会分散MOTO 360的注意力,况且智能手表并非生活必需品,而手机很多人年年都换。即便是可穿戴领域,还记得漂亮的Withings Activité吗?这种轻型的智能手表,没有复杂前卫的设计,同时也集成了运动监测功能,电池寿命可达一周,似乎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接受。别忘了,还有一些用户在苦苦等待苹果的iWatch,并且不会轻易转变阵营。
会有多少人购买MOTO 360?
用户每一年花在数码产品上的预算都是有限的:新iPhone、新iPad,还有“余粮”的话,也许会考虑一下健身手环。至于智能手表这种产品,在目前来说真的不是必需品,即便MOTO 360拥有两天的电池寿命,又会有多少人购买呢?显然,Android Wear短期内无法成为智能手表的救世主,即便是再美好的设计,如果没有真正实用的功能、至少一周的电池寿命,最终只会沦为小众的产品。本来,MOTO 360还可以凭借新鲜感赚上一笔,但现在它已经错失了最佳时机。
8月18日,百思买近日提前曝光了Moto 360智能手表配置信息。据百思买上周日列出的配置信息,Moto 360配备1.5英寸背光式液晶触摸屏,分辨率为320×290,像素密度为205ppi,该手表使用第三代康宁大猩猩玻璃保护屏幕。价格为249美元,约1500人民币。
此外,Moto 360可以用语音激活,配备光学心率监测器、计步器和蓝牙4.0,而且兼容多数搭载Android 4.3或更高版本系统的设备。
据了解,Moto 360今年6月在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一些初步信息。随后摩托罗拉宣布将于9月4日在芝加哥正式发布Moto 360。
以下是Moto 360的配置信息:
兼容大多数Android 4.3及以上版本的设备:适用范围广。
蓝牙4.0技术:通过无线技术方便地与指定设备同步。
语音激活:使用户能利用语音命令,通过内置麦克风操控Moto 360。
振动提醒:通知用户有重要事件。
1.5英寸背光触控屏:320X290像素的分辨率和205PPI的像素密度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操控Moto 360,能看清屏幕显示的内容。使用康宁大猩猩玻璃保证了屏幕的耐用性,可调节亮度使用户能很快适应Moto 360。
内置的心率监测仪:帮助用户达到或维持理想的心率。
内置的计步器:记录用户走路的步数,使用户能方便地监测健身情况。
数字式手表界面:清晰地显示时间和日期,内置的闹钟和日程表功能有助于用户“按计划行事”。
防水性能:能在水下3.3英尺停留30分钟:用户可以放心地佩戴Moto 360游泳或参加其他水上运动。
不锈钢外壳,外壳背部为塑料材质:有利于提高耐用性。保证了舒适和安全。
内置锂离子电池:电量指示器使用户能知道电池何时需要充电。
德州仪器的处理器。
传闻汇总1:上市时间
作为首批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中设计最为抢眼的智能手表,Moto 360一经问世就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摩托罗拉日前向媒体发出邀请函,定于9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主题为“摩托发布体验(Moto Launch Experience)”的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主角有可能就是Moto 360。
在摩托罗拉发给媒体的邀请函上,有一个由四种色彩组成的四方体图形,上面分别显示了写着“X”的手机、手表、耳机配件以及写着大写“G”的手机,这其中的暗示可能是此次发布会上将会亮相的有Moto X和Moto G两款智能手机的升级产品、Moto 360智能手表以及一款全新的耳机配件。此外,有报道称一位摩托罗拉的代表已经确定此次发布会上将会有多款新品亮相。
此前有媒体猜测称摩托罗拉将会在今年夏天正式发布Moto 360智能手表,但很显然这一计划被延后执行。上周,一家意大利的科技博客上出现了Moto 360的照片以及配置信息,博文称Moto 360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配备了光学心率传感器、高达IP67级别的防水性能等;同时,Moto 360还支持表带更换;此外,据称该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时间为两天半,这在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中是相当难得的。
传闻汇总2:价格
Moto 360的价格同样是个谜。
鉴于G Watch和Gear Live的标价都明显低于200英镑(分别为159英镑和169英镑),摩托罗拉要跟进它们的价格势必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采用圆形显示屏无疑会让Moto 360有所溢价。此外,它也将采用较为高端的材料——金属或者皮革,而非塑料。然而,业内普遍认为该产品的价格将略低于200英镑。
零售商MobileFun也声称Moto 360售价将略低于200英镑,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猜测。“我们最近将摩托罗拉的Moto 360评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智能手表,在媒体关注度方面,它甚至要压过苹果iWatch。”MobileFun发表博文称,“这就是我们乐于宣布Moto 360英国售价为199英镑的原因。”
传闻汇总3:功能特性
Moto 360运行Android Wear,其很多的主要功能都将取决于谷歌的该款可穿戴操作系统。
Moto 360与G Watch和Gear Live一样都是采用基于磁贴和滑动导览的界面,因而用户体验非常相似,尽管它是使用圆形屏幕而非方形屏幕。不过,相比竞争产品,Moto 360有一大差异化因素:表盘。
摩托罗拉之前面向公众举办Moto 360表盘设计比赛,希望能够在Google Now主导的Android Wear体验趋同、差异化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在表盘元素上打上自己的烙印。该制造商让设计师们自由提交各自的创意设计,它也公开了一些精选作品让人们投票选出最佳设计。
摩托罗拉对于自己的智能手表细节一直三缄其口,但对于竞争产品它倒直言不讳,声称市面上所有的智能手表都“很烂”。
摩托罗拉供应链高级副总裁马克·兰达尔(Mark Randall)向英国科技网站TrustedReviews表示,“Moto 360真的很酷,我们认为它解决了很多其它可穿戴产品没能解决的问题。”他补充道,“看看Moto 360,再看看同一领域其它的产品,老实说,我们觉得它们都很烂。”
与部分智能手表不同,如三星Gear 2,Moto 360将兼容来自各家厂商的诸多Android手机。鉴于它基于Android Wear,它也将兼容各类配备低功耗蓝牙4.0技术的手机。
传闻汇总4:配置参数
网上的Moto 360图片不在少数,但其屏幕底下究竟藏有什么还无从得知。很多的Moto 360图片是展示它的正面,其设计看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从少数的侧面照看,则是另外一回事。
Moto 360的侧面看起来很厚实笨重。具体的参数还未公布,但那个厚度恐怕会让不少手腕纤细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吧。
该产品将提供两种表带选择:金属制和皮革制。
有些人估计Moto 360将采用蓝宝石玻璃嵌板,以防止出现划痕和磨损。也有人觉得摩托罗拉不会这么做,毕竟使用更为坚固的蓝宝石玻璃会进一步推高该手表的价格,它很可能会采用Gorilla玻璃屏。
可以确定的是,Moto 360电池将会支持无线充电。摩托罗拉英国经理飞利浦·沃斯(Philip Worth)最近不小心吐露,Moto 360将使用无线磁感应充电标准。不过该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还是未知之数。
另外,近日有消息人士向TechWeb透露,Moto 360表身采用全塑料材质,表盘厚度13.5mm,直径48mm。此前还有传言称,Moto 360屏幕底部的黑边将内置环境光传感器,支持自动调节屏幕亮度。(本文综合cnet、TechWeb、网易数码报道)
相关阅读:苹果iWatch传闻汇总:多个版本+太阳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