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谈智能手表“手机化”趋势:明智还是愚蠢?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异军突起,整个3C行业市场也迎来了一股新的热潮。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穿戴设备中的代表性产品,其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从传闻中的iWatch到量产发售的三星Galaxy Gear,无不成为科技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纵观整个智能手表行业,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产品都主打运动功能,而它们大多也需要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配对来实现联动。就连少有的几个以通讯、信息通知功能作为主要卖点的“高端”智能手表在使用方面也无出其右,难以摆脱手机的“魔掌”。

三星 Galaxy Gear

不过,笔者在接触了林林总总的产品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们诟病智能手表需要与手机配对才能使用这一方式过于麻烦时,很多厂商迎合了市场的需求,纷纷推出了搭载SIM卡插槽,能够独立进行通话、收发信息,甚至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表手机”。

早期能够实现通话功能的手表(图片来自中国移动)

而智能手表“手机化”,似乎已经悄然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也许你会问,能打电话的手表不是早就有了吗?以笔者角度来看,那些早期的“手表”完全不够“智能”。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是对此类产品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介绍几款“手机化”的智能手表。相信这几款产品一定能够让你对智能手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手机化”的智能手表

就在前两天,笔者刚刚拿到了由国内厂商Hi-PEEL设计研发的Hi8智能手表,并对其进行了初次评测。Hi-PEEL官方对这款产品的定位即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智能手表手机”。而这一能够直接体现产品功能的概念,也是笔者跟着Hi-PEEL“现学现卖”的。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搭载了独立的SIM卡插槽,运行Andriod 4.22系统,是一款能够脱离手机独立运行的智能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智能手机的绝大部分功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甚至随意下载你需要的APP。总之,你想要在智能手机实现的功能,Hi8都能给你。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不只Hi8一个,但目前手机化的智能手表多为国内厂商所生产,Hi8算得上个中翘楚,极具代表性。

Hi-PEEL Hi8智能手表手机

那么,国外厂商难道并没有跟随这一趋势吗?当然不。

首当其冲的要数三星。据悉,三星即将在今年9月于德国柏林举行的IFA消费电子展中召开新品发布会,除了每年一部的Galaxy Note,旗下最新的智能手表——Gear Solo也将参展。而Gear Solo与之前三星发布过的智能手表截然不同,它也将是一款能够独立运行的智能设备,与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手机”功能相似。

传三星将于9月发布Gear Solo(图片来自网易数码)

如果这些还不够,我们来看看由美国著名嘻哈天团黑眼豆豆的主唱——WILL.I.AM设计研发的智能手表。这款外观精致,科技感极强的智能手表获得了高通公司的技术支持,它也具有联网和通讯等功能。

由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设计研发的智能手表(图片来自安珀网)

相信通过这几款产品大家都对“智能手表手机”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究竟是顺应了智能手表的发展趋势还是逆流而行?智能手表手机化的优缺点都有哪些?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智能手表手机”的优缺点

“智能手表手机”优势盘点:

首先,智能手表手机不需要通过蓝牙与“传统”手机配对。如此下来一方面降低了手机的能耗,延长了续航时间,另一方面,你甚至可以完全抛弃手机。出门在外,你仅需一只手表就能解决你的绝大部分交互需求。

其次,智能手机微型化、手表化不仅能让用户佩戴起来更炫,也能为用户带来与手机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当人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指针手表,将一块“屏幕”戴在手腕上无疑会让你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Meta M1智能手表手机(图片来自Engadget)

  “智能手表手机”不足之处:

说到缺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智能手表的续航问题。当我们终于摆脱了一天一充的智能手机时:“神马?还要让我给手表一天一充电?如果哪天用嗨了,半天就要充一次!”网友们纷纷对此进行了吐槽。的确,迫于锂电池的重量以及体积等问题,智能手表手机往往仅能搭载一块600毫安左右的电池以供正常使用。而“一天一充”的定律就不得已地被搬到了智能手表上。

续航时间不足 需要频繁充电是智能手表手机现阶段最大的缺陷

其次,说起智能手表手机具有通话功能,难道你真的以为用户会拿着它通话吗?试想,你举起手表贴着耳接打电话的行为将是多么的怪异。就算你想用插耳机的方法来代替,那么,抛弃了手机的我们是否又因此而多出了一份累赘呢?

这样听电话?不忍直视

到底想让笔者怎样听电话呢?

再次,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手机都不具备周密的防水功能。虽然厂商宣称他们的产品能够达到“生活防水”的标准,但是又有多少用户敢真正放心地带着它去“生活”呢?

所谓的“生活防水”难以满足智能手表用户日常使用需求

在功能方面,智能手表手机可以上网?别闹了,无论是网页浏览还是APP的下载与使用,小屏幕的硬伤又怎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呢?

不仅如此,不得不提还有智能手表手机的外观问题——太过厚重。一些厂商为了迎合智能手机的“大屏”风潮,甚至还为自家的智能手表配备了一块2.0英寸的屏幕,显得极为笨拙。手表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除了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时间功能外,它也是一块彰显品位的装饰品。试想,如果用户带上了又大又笨的智能手表,功能有了,美没了。这种手表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笔者想谈谈消费者们心中永恒的话题——性价比。出于生产成本考虑,智能手表手机要比普通的智能手表贵上很多。在高价位给消费者带来的思考习惯下,我们对智能手表手机存在的必要性也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全文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智能手表手机化所展现出的缺点远远多于其优点。迫于目前的工业设计与制造水准,在保证续航能力的前提下,如何能让智能手表手机做到极致轻薄是所有厂商急需解决的难题。而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 智能手表真正的手机化趋势将永远遥遥无期。

传惠普将推奢华范儿智能手表(图片来自腾讯数码)

自古人们便知揠苗助长的道理,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智能手表概念的提出先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手表的印象,随即出现的“智能手表手机”更是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智能手机与“传统”智能手表的认识。厂商的这一做法不仅使一个全新的产业未等普及便胎死腹中,更是将一个样貌怪异的“畸形儿”孕育出来,并让它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许开始时我们会出于其好奇而接近它, 但总有一天我们会抛弃它,并回归传统。

总而言之,智能手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手机化”也许并不是它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