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乐峰
NPD DisplaySearch在日前发布的可穿戴式设备市场与预测报告中称,中国大陆的佩戴式追踪装置(Activity Tracker)需求将会由2014年的1500万台成长到2020年的3800万台, 而智能手表(Smart Watch)将会由2014年的1200万台成长到2020年的4800万台,自2014年起,中国大陆将超越北美持续引领全球穿戴式市场的需求。
大量可穿戴设备进入市场,这对消费者来说是福利,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大市场。但另一方面,上述两个市场给人的感觉却是“扎堆多,突破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缺少杀手级应用,很多企业也面临无力整合产业链的困境。可穿戴设备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特质的产品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感官的延伸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同时忘记携带智能手机和钱包,你会首先注意到哪个?”提问者来自深圳亿控(Ecom)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攀,“我猜很多人都会选智能手机,为什么?因为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自然延伸。”高通(Qualcomm)公司将这种感官的延伸称作“数字第六感”,即人类五种感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延伸到数字领域的另一种感官,连接(connectivity)、情境(context)和控制(control)是这一概念的精髓所在。
深圳亿控(Ecom)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攀
如何让个人移动计算/通信平台与日常生活实现跨空间与跨时间的链接,从而能够更淋漓尽致的发挥智能终端优势,带给消费者更便捷的控制能力,业界普遍将这一票投给了可穿戴设备。ARM中国区移动市场经理王骏超认为,可穿戴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的数据收集、毫不费力的身份验证、更快的信息访问等,所有这些将会给消费者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无线产品市场总监Kevin Tang
“所以就像‘移动’这个词目前已经奄奄一息一样,‘可穿戴’这个限定词也会迅速消失。它将通过更加便捷的使用增强现实功能,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习惯。”马攀说。
当前投入可穿戴市场的企业分为三类:一是创业者,寻求新的硬件创业机会;二是消费电子厂商,随着手机和平板市场增速放缓,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有潜力的方向;三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结合其云端平台服务,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可穿戴产品集成提供互联网服务。
博通(Broadcom)公司嵌入式无线暨无线连接组合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Jeff Baer
但“现在预测可穿戴设备市场会如何发展,容量多大,还为时尚早。”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无线产品市场总监Kevin Tang称,在可穿戴设备的推动下,新的应用将层出不穷,消费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将实现个性化。但最终结果究竟如何,将取决于技术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和应用开发商,看他们能够为了将人们的行为转换成数字信息,用以创造新的生活价值,提供多少与众不同的独特产品。
博通(Broadcom)公司嵌入式无线暨无线连接组合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Jeff Baer同样对这一话题持谨慎态度,认为“该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最大价值目前还难以预测。”但毋庸置疑的是,从创新角度看,可穿戴设备为各种规模的公司提供了非常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医疗保健行业。他举例说,健身手环能追踪人体动态生物特征数据,并通过智能手机将数据上传到应用程序或数据库中,提供即时和长期的反馈来促进保健养生。根据ABI Research的预测,到2018年,仅可穿戴式无线医疗设备的收益预计就将超过60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