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手表市场 苹果能否“续写”传奇?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综合报道:全球IT产业霸权一直争斗激烈,三星、苹果和LG从下个月开始相继推出新的智能手表。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韩国IT巨头——三星电子从去年开始推出Gear系列,打开可穿戴设备市场,并推出了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Gear S”。设备内可安装U-sim芯片,因此即使没有智能手机也可以打电话或发送信息。预计价格为4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26.74元)。

报道称,LG电子也将会在IFA上推出智能手表“G手表”的新款“G手表R”,该手表具备六级防尘功能,可严防灰尘进入,以及七级防水功能,最长可以在一米水深里坚持30分钟。预计该产品价格约为250美元。

今年上半年受到关注的首款“圆形智能手表”——摩托罗拉的可穿戴机器“Moto 360”,于今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谷歌开发者会议(I/O)上首次亮相。该产品预计在下月摩托罗拉新产品发布会之后正式面市。

苹果也将携“iWatch(暂称)”首次进入可穿戴市场。据悉,iWatch强调了健康管理功能。预计会具备可以检验和储存步数、卡路里消耗量和散步距离等运动量的“运动量管理功能”,以及可以查看血压、脉搏次数、体温、呼吸次数和血糖的“健康追踪功能”等。

韩国KT经济经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金泰振(音)表示,IT企业的可穿戴战略在强调“可穿戴的电脑”这一旧方式上有很大进化,消费者可以把可穿戴式产品当成一个时尚单品,或者是测量健康管理的机器。正如其所分析,今年下半年智能手表重点集中在“时尚造型”和“健康管理”等新领域。

虽然苹果公司和其他不一样,并不是第一个推出新技术的公司,但是他们推出的产品通常能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分类,比如 2001 年针对 MP3 播放器市场的 iPod、2007 年在智能手机市场推出的 iPhone 以及 2010 年在平板市场推出的 iPad。

而如今苹果将继续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继续他们的壮举。可穿戴设备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其中的设备主要追踪用户的活动以及健康。知情人士称在 9 月 9 日的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将会推出可穿戴设备。今天早些时候,苹果公司已经广发邀请函。

虽然 Fitbit Inc. 和 Jawbone 等公司在将可穿戴设备大众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类设备去年的全球销量也才为 1360 万,相当于 iPhone 一个月的销量,因此苹果在这个市场可以说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这款新的设备同样让我们看到,在没有乔布斯的带领之下,苹果公司将何去何从。蒂姆·库克自 3 年前接任苹果 CEO 一职以来,可以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业界都想知道苹果公司的下一款突破性产品将会是什么。

Piper Jaffray 分析师 Gene Munster 表示:“未来几年业界对他(库克)的认知如何将由未来四个月决定。”

小幅影响

苹果可以在 iPhone 发布会上同时推出可穿戴产品,对于这款新品来说会是一个推动。苹果可能也会努力提高消费者对这款设备的期待,表示它不仅仅是一款配件,而是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相比之下,2010 年 iPad 发布时苹果为这款产品特别举行了一场发布会。

一款可穿戴设备的重大影响其实不会很快就在苹果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出来。Morgan Stanley 分析师 Katy Huberty 今年 7 月份表示,苹果公司的可穿戴产品如果平均售价为 300 美元,那么销量大概在 3000-6000 万之间,创造大约 90 亿美元的营收。

相比 2007 年 iPhone 上市,年营收为 246 美元相比,可穿戴产品如果能够创造 90 亿美元营收,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进步。分析师目前预测本财年苹果的销售额为 1802 亿美元,这样一个数字对于一款新产品来说,确实很难产生什么影响。

重要的里程碑

业界对苹果这场发布会的期待也对苹果股票产生了良好影响。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一家公司,苹果的股票昨天交易收于 102.25 美元,今年涨幅已经高达 28%。

经验丰富的苹果观察人士认为,今年苹果公司决定在苹果总部附近、位于库比提诺市的弗林特艺术表演中心(The Flint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举行发布会,这暗示着是苹果将本次发布的产品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弗林特艺术表演中心,乔布斯曾于 1984 年发布了 Macintosh 电脑,随后还有多彩的 iMac,这款产品让苹果公司在 90 年代复苏,而且它的产品更新迭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本文综合人民网、威锋网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