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智能手表迷局:“短时”VS“长时”

(作者:Tom)

有一件事我需要坦白,即使我说过我愿意为任一款装载有Google Now的智能手表买单,至今我还未购买过任何配有安卓系统的智能手表。这并不是硬件的问题,而是取决于软件以及安卓穿戴设备的意图。

是时候来说明一下了。

在Google发布其为智能手表而开发的安卓穿戴设备软件之时,早在几个月前我曾说过,我愿意购买第一个装载Google Now的智能手表。尽管现在有了非常多的选择,我仍然没有履行我的承诺,这是为什么呢?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下一周,将有三个新的安卓智能手表问世。9月3日,华硕(Asus)将发布ZenWatch智能手表;第二天,Moto 360也将现身发布会;LG新款圆形手表,也将加入智能手表大军。我已经试用了三星的Gear Live,可惜并未发现其特别引人注意之处。

我不愿意掏钱并不是因为硬件的原因,虽然之前几款智能手表的设计的确有些平庸。但如果仅因为硬件设计的问题,那么我就会毫不犹豫购买Moto 360(两个月前我曾亲眼见到这款智能手表,不得不说它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我却没有。当然,也许我只是忽略了之前的几款智能手表时尚和个性的一面:见鬼!我已经买过好几个非常丑的手机了!

注意:真正的原因在于软件及其意图。

安卓可穿戴设备的用途非常明显,即呈现Google Now的文字通知,这也是其最本质之处。(没错,除此之外也存在很多其他的安卓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我将在稍后的部分中谈到这一点。)

但是仅有Google Now就足够了吗?其服务本身当然毋庸置疑非常有用,至少远远好于Siri。在我的生活中,Google Now会提醒我某个包裹已经被运送,以及我即将前往目的地的交通非常拥堵。在第二个例子中,Google Now切实告诉我应该在何时启程,才能准时赴约。它通过我的邮件和日历而得知这些信息。

这些对于智能手表来说是极佳的卖点,因为它们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点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并且其提供的信息也非常容易理解。也就是说,只一瞥我就得到了极有意义的信息。当然,我也可以从我的手机和电脑上得到这些信息,我只是指出这种类型的信息非常适合智能手表来呈现。但即使如此,这些仍然不足以让我支付200美金甚至更多去购买一款智能手表。

将安卓应用整合到穿戴设备中来,是因其有着很大的价值,对吗?

至此,我还不能确定,至少相对于手机APP的传统定义来说。为什么?因为手机APP与智能手表APP之间存在关键性差异。手机APP的意图在于用户参与的时间越长越好。的确,也存在一些例外,比如我们在安卓智能手表上也可以使用Google搜索。但是考虑到人们最常在手机上使用的软件,如游戏、社交网络、新闻等,这些都会占据人们较长时间的注意。

通讯软件也是使用率颇高的软件之一,例如Gmail和短信等。穿戴设备上也提供这些软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体验十分不佳。你真的希望每接收一封新邮件,智能手表都在你手腕上震动一次来提醒你吗?我不希望这样,相信其他人也和我一样。Gmail提供一种设置,来自动减少邮件提醒,而只提醒某些它认为重要的邮件。然而在智能手表上进行此种设置却非常不便。PS:JR Raphael分享了详细步骤来帮助智能手表用户进行Gmail设置。

结果,智能手机的APP与安卓智能手表的APP之间出现了无法解决的分歧。对于开发者来说,他们将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将现有的手机APP成功移植到智能手表上,才能借此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安卓可穿戴设备APP都是无用的或是设计欠佳的,我仅是指出一个至今还未有答案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所有的安卓智能手表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装置,手机上提供的APP与信息通知等在智能手表上也必须呈现。

因此,不管下周发布什么样的智能手表,又或者它们有多好看,我想我还是会保持观望的态度。仅提供Google Now已不足以让我购买一款智能手表了。此外,在智能手表拥有更多符合自身“短时”使用情景的APP,而不单单是从手机上移植那些适用于“长时”使用情景的APP之前,我想其他人也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