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手表高科技低市场究竟为何?

(作者:肖琼)

9月1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的新品Apple Watch使得智能手表再次成为业内讨论热点。近年来,不论是国外知名电子品牌的三星、索尼、摩托罗拉、LG,还是国内的小米、果壳电子、智器等品牌,智能手表成为众电子企业争相发力的焦点产品;然而,面对国内新品层出的智能手表市场,大众消费者究竟持有怎样的态度?

随着国内外科技大佬不断推出新型智能手表,近年来,都市消费者对能接打电话、发送短信、实时记录运动信息、外加计时功能的智能手表也已经是耳熟能详。然而,作为一种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的市场认可度反而越走越低,其原因何在?

市场观察>>>

产品两极分化

9月9日至10日,记者分别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鼎好电子称、科贸电子城、海龙电子城,朝阳区的国美电器广渠门店以及丰台区的大中电器刘家窑店等多家电子商城,了解到智能手表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主力军,其在品牌种类、在售数量、市场认知度等方面要远远优于智能眼镜、智能手套等其他产品。

在对比了多款智能手表并咨询了多家电子商铺的产品销售情况后记者了解到,实体电子商场上在售的智能手表产品呈现两极分化的现状:众多国内电子品牌纷纷推出价格低廉、功能多样的智能手表,以低端的市场定位来博取大众消费者的认可,与此相反,知名电子品牌则坚持高定价、推精品的中高端路线。10日,海龙电子城三层鑫昊电子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市面上定价在99元-400元之间的国产智能手表品牌、种类数量相对较多,且整体销量更加乐观,而定价在千元及以上的知名电子品牌如三星、索尼等,其系列智能手表的市场认可度较低、销售情况十分冷淡。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论是线下实体电子商城,还是线上知名电商平台,智能手表的销售情况均呈现出低端产品热销而中高端产品遇冷的现象。“一两百元的智能手表跟三星、索尼几千元的功能差不多,不少顾客就是想图个新鲜,体验一把新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并不大,所以还是便宜的更受欢迎。”鼎好电子城华升科技的一位吴姓经理在采访中这样说。

一方面是售价仅有百元的低档智能手表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品牌产品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比如,三星的Gear Fit从今年4、5月份的1498元大幅降价至如今的899元,尽管市场价格大幅缩水,但“低价”销售策略并没有带来多少订单。总之,从各品牌产品的整体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智能手表如今仍属于小众产品,要想广泛地流行起来、被大众消费者接纳,仍需很长时间。

消费之声>>>

接受度较低

据问卷星进行的一项有关智能手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24%的受访者偏爱价位在1000元以下的产品,25%的消费者愿意接受1000-2000元的价位,有1.19%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价位在2000-3000元,另有3.57%的受访者能够接受3000元以上的智能手表;可见,价格因素才是影响智能手表销量的主要因素,品牌影响力则没有凸显出来。从消费者的产品偏向性来看,相比于知名品牌较高定价的产品,非品牌的低价智能手表更能激发购买行为的产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消费者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概念认知不全、产品接受度较低。在苹果公司发布Apple Watch之前的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44.0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智能手表,仅有55.95%的消费者“听说过”;不仅如此,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概念和产品具体功能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72.62%的受访者坦言并不清楚智能手表的概念,27.38%的消费者表示对智能手表的各项功能略知一二。

记者在随机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后了解到,已经购买智能手表的受访者对产品体验提出了诸多不满之处,如待机时间短、记步准确性差、触屏反应不灵敏、不如手机APP好用、容易脱落遗失等问题;而多数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态度观念仍停留在认知概念阶段,真正有购买欲和实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仍属小众。

“智能手表能追踪、记录运动情况,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可戴上没几周就厌烦了,必须跟手机配对,查看信息也不方便。”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九龙花园的消费者吴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自己花了七百多元买了一款非品牌的智能手表,给出的评价却是:产品体验一般,实用性并不强。

同样,其他几位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智能手表的消费者坦言,并没有养成使用习惯,新鲜感过后便成了一件“被遗弃的玩具”。“续航时间太短,来回充电很麻烦,而且看个时间还要再按一下,很不方便。而且,我感觉,运动信息追踪还没有手机上下载的APP好用。”在京从事纪录片制作的唐勇在采访中这样说。

  业内分析>>>

寻出路 推精品

“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表有一个通病,就是严重依赖手机,必须配对使用才能实现一些功能效果。”从事电子科技产品销售业务多年的高慧丹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市面上各种大小品牌的智能手表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且产品重度依赖手机,削减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不少智能手表除了计时功能,实现其他功能必须通过蓝牙、数据线来跟手机配对,所以一般消费者很难养成使用习惯。”某国产品牌智能手表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在使用过智能手表的消费者当中,有83.33%的受访者认为智能手表实用性不强,仅有16.67%的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智能手表市场发展已经进入瓶颈:产品两级分化的背后,还存在低价竞争、精品缺乏、同质化严重、制作门槛低、消费认知度不高等诸多问题;而“开拓中高端细分市场才是智能手表的出路”。业内人士在采访中还提到,由于智能手表的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导致低价、低档产品充斥着国内市场,“售价99元的智能手表只算是廉价的塑料玩具,不仅没有创新性可言,反而拉低了产品认可度和满意度,对市场发展也会形成阻力。”据悉,某电子品牌就针对孕妇群体的需求,研发出带有孕期相关检测功能和提醒的孕妇专用智能手表,一经面市便在国内市场上轻松获得了几千台的销量,因此,认准中高端需求的细分市场、不断推出高性价比的精品,才是国内数量众多的智能手表企业的未来出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