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叫好不叫座 用户体验要求高

苹果公司在上周推出可穿戴智能设备AppleWatch。而事实上,类似AppleWatch的可穿戴设备早已现身福州市场。然而,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兼容性不好和功能单一等原因,使得目前市面上这些可穿戴智能设备“叫好不叫座”。

可穿戴智能设备扎堆上市价格不高买的人却很少

“可以监测心率,在运动时又是一个计步器。”在五一路的三星[微博]专卖店,工作人员指着一款名叫GearR350的智能腕表介绍道,这款设备与手机连接后,可通过手机实时监测人体一些健康指标。

而在福州大利嘉城一些数码产品店,同样也有各式新奇的智能手环售卖。例如前不久推出的小米智能手环,除了具备普通手环的功能外,还有免密码解锁手机功能,此外,在睡眠管理模式下,可以监测到用户的睡眠的深浅程度来确定闹钟的震动强度,让用户醒来时的感觉接近自然醒,从而实现“无痛闹钟”。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小米、三星外,福州市场上jawbone、华为、咕咚、佳明等品牌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均已悉数登陆福州市场。不少手环除了具有计步、测量距离、计算消耗的卡路里和脂肪等功能外,还具有睡眠监测、疲劳提醒等特殊功能。

而智能穿戴设备价格也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如今市面上已出现了不少百元左右的手环产品,前不久上市的小米智能手环价格仅为79元。

尽管价格下降明显,购买的人却不多。一丁数码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店里的手环平均一个月仅售出两三个。

可穿戴智能设备用户体验的要求更高业内人士称未来或现爆发式增长

长期关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福州品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胜认为,由于现有的智能设备,产品功能仍过于单一,兼容性较低等原因,使其在受众上并没有像智能手机那样实现“人手一部”。

尽管可穿戴智能设备目前在销量上表现平平,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并解决上述问题后,可穿戴智能设备将大规模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未来的趋势是信息终端与人体的距离将逐渐拉近,实现零距离,甚至负距离。”高通[微博]全球副总裁沈劲此前在接受东南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手机一样是人类的五个感官之外的“第六感”,因此也给电子行业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未来还可能出现可植入人体的电子设备。

沈劲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跟手机相比,用户体验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壮大,还任重而道远。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路商家的争相进入,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功能将更加完善、价格也更加低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