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的可穿戴设备是否有前途?

最近,一款“不走寻常路”的手环引起了硬创君的注意,这款产品名叫Pavlok,与之前许多追求舒适用户体验的产品不同,它是一款“施虐”的可穿戴设备。

Pavlok希望通过简单粗暴的电击来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如果佩戴设备的用户没有达成预定的运动目标,手环便会释放出轻微的电流。产品所在公司的创始人Maneesh Sethi表示,这种提醒方式比现有的任何手环产品都更有效果。

用户除了可以自己设立目标,还能够使用Pavlok 中的社交功能,这项功允许用户的朋友监督完成目标,如果没有完成,他们还可以远程启动手环的电击功能。

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人类有大约40%的活动由生活中的习惯而非意志力支配。对于这部分活动,惩罚有可能是比奖励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那么会有人接受这种来自智能硬件的“施虐”吗?也许会有。

《科学》杂志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许多人愿意选择被电,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干。

根据描述,研究人员对实验参与者做了11个不同类型的实验,其中有一项实验比较特殊,参与者要根据给出的许多不同刺激,对心情的愉快度进行打分,而这些刺激里就包括电击。参与者手中一共有5美元现金,每次评分结束后,实验人员会问参与者是否愿意花钱或者愿意花多少钱再次体验刚才的刺激,参与者只能静静地坐着思考,但只要他们愿意,按下按钮,就可以遭受一次电击。

实验结果显示,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愿意被电击。

弗洛伊德最早注意到了人们的这种“受虐倾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受虐倾向”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受虐倾向”,即从折磨中获得享受。

人们之所以认同这种感受,主要是因为坚信这其中的灾难、痛苦和贬低最终会得到回报,而Pavlok产品也从侧面遵循了这一感受。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它有稳定的市场。

因为购买类似产品的人本身就是非理性的。热爱运动的人一天没运动就会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根本不需要类似的督促,而不爱运动的人才会想着靠这种“受虐”的方式督促自己。后者购买产品大都是一时兴起,只要薄弱的意志占据上风,他们就可能随时将设备取下,从而不再受任何约束,这也是可穿戴设备的局限。

整个市场要靠着意志力薄弱的人来生存,本身就证明了它的薄弱。

目前Pavlok已经拿到超过10万美元的投资,并准备在下一步进行众筹。这款产品究竟会不会获得成功,还是让时间来检验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