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亮)
K.Band作为一款智能手环或科技产品本身,很纯粹;但如果作为一个营销概念,却很难界定,你联想到的关键词可能有:科技、明星、公益、时尚,陈坤、行走的力量、和菜头等。既然难以界定,我们索性用“不纯粹”来概括它。
在京东商城搜索K.Band一词,搜索结果显示的却是乐心品牌,K.Band只是作为产品描述的关键词出现。具体描述为:乐心(LIFESENSE)东申童画K.Band行走手环,智能手环,运动手环,行走的力量独家定制。
作为一件商品,作为一件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一个电商平台上销售,K.Band只是京东4020万种商品中的一种,产品本身需要接受消费者或用户的检验。作为一件实物产品,最先进入我们视线的当然是其外观。K.Band看起来有点怪怪的,样子像手表,但又不是手表,有手表形状无手表表盘,主体部分像一块黑色的石头,有棱有角,表面一片光秃,着实有点单调。但有一点印象很明显就是:简单,甚至可以加个程度副词“太”。不过,符合当今极简主义盛行的审美观,只是它甚至比Apple Watch的方形表盘还突兀,还个性。
如果说苹果的Apple Watch是长得像手表的智能手机,那么K.Band则是长得像手表的智能手环。K.Band自称不管是行走手环,智能手环还是运动手环,三个词组中都有“手环”这个关键词,那么其定位必定是“手环”。京东上其商品介绍中,具体产品功能涉及纪录运动(行走)步数、公里数、卡路里消耗量、续航30天和7天数据储存和骨灰级防水。这是产品描述也是宣传卖点。
但是放在同类产品中,除了续航能力,计算步数和卡路里这样的功能似乎太小儿科了,关键它还售价299元,真心有点贵。卖点似乎还真谈不上。可关键一点是,它没有App,只配合微信使用。首次使用基本只需打开手机蓝牙,微信扫二维码。使用简单方便的卖点是其一。
京东其商品介绍中,还有一个总体功能描述是:计步,社交娱乐。计步也能当卖点吗?应用似乎太过基础。之所以只强调步行或行走,是因为市面上的产品都在强调运动概念,运动的强度和耐力考验,可能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即便使用相关应用也可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图个新鲜,无法坚持。但走路、步行,只要你不是身患残疾,这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基础的行为,对应基础的应用,我们还能小看吗?基础刚性需求的卖点是其二。
对于社交娱乐,是其最关键功能。既然搭上微信,平台的作用不仅让其获取用户的成本大大降低,关键K.Band自己也引入社交元素。社交都讲求粘性,其核心应用“行者榜”,能够对你和好友,以及和所有使用K.Band的人,在行走步数和里程等进行排名和PK,鼓励用户参与行走。同时,手环的穿戴随身,以及手机的携带随身的特点,配合使用让两者使用场合或场景,同时存在的时间很长,同时使用的机会也很多。而且,其交互性和趣味性,也有助于提高其使用频次。配合使用、社交娱乐的卖点是其三。
以上三个卖点都是针对产品本身而言,外观简单朴素、定位基础单一、使用方便有趣,符合一款合格科技产品的简单纯粹。
但具体到营销推广,299元的价格卖不卖的出去,消费者接受不接受,那就有点复杂,也不那么纯粹了。对K.Band这款产品的宣传营销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就是演员陈坤,及其2011年推广至今的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陈坤跨界电商做起智能手环K.Band,也首先缘起这个“行走”系列公益活动。K.Band面市前的首批产品,也是在这项公益活动中首先使用和测试,包括志愿者穿戴K.Band接受60摄氏度戈壁气候环境的考验。同时K.Band还承诺,每售出一台K.Band,将捐赠9.9元定向捐助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
商业结合公益,而不是夹杂公益,至少是结果上各自独立分开,互相反哺,说不纯粹其实也很纯粹。公益本身不是商业,不能自我造血,但需要商业力量资金的支持。科技+公益的组合形式,影响大众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前段时间的“冰桶挑战”,虽然是科技圈+公益,而不是科技产品+公益的形式,形式不一,但影响是一样的。冰桶挑战让大众关注“渐冻人”这种特殊疾病,K.Band也让大众关注瓷娃娃罕见病。
具体到购买上,你可以选择买,也可以选择不买。你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件商品来对待,也可以将其当做公益项目来看待,但只要你购买了,那不仅得到了产品还顺便间接做了一件公益。从目前获得的信息看,很多人买多少是冲着陈坤及其公益项目,也有冲着和菜头这位网络名人。消费者或用户的购买行为,多少也没那么纯粹,不那么像往日在电商平台上的网购行为,追科技新品,追星,追公益。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行走的力量”是公益,K.Band首先是科技产品,然后才是公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