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深度分析:涅槃重生还是困兽之斗

2014年9月9日的苹果发布会,被业界戏称之为科技界春晚,足可见苹果在市场上的号召力。虽然这档春晚的主办方和演出方,向来只有苹果一家,但其带来的舆论效应,却席卷了全球科技界。除了已经早早曝光的iPhone6/6Plus,当晚苹果发布会上,压轴亮相的苹果首款智能穿戴手表——AppleWatch,才是整场发布会真正的新爆点!

智能穿戴设备,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可能影响科技市场格局的数码新品。顾名思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就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即普通大众佩戴的腕表,眼镜,项链甚至服饰或是鞋帽都有可能实现全面的智能化。2010年苹果因iPhone4在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iPad平板电脑系列几乎击败了红极一时的上网本,Mac苹果电脑成功占领高端PC消费市场。

可以这样来说,2010年至今,苹果一直是引领着智能设备行业走向,从2013年开始,全球市场开始大量涌现智能穿戴设备,作为迟到一年亮相的苹果首款智能穿戴手表——AppleWatch,在2014苹果发布会当晚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AppleWatch两三年前尚属概念产品,众多果粉或者科技界的资深分析师,早已经为苹果智能穿戴手表想好了名字——iWatch。苹果市场方面的竞争对手,为了早一步抢占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早早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穿戴设备走向了商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和消费者口碑效应。

全球智能穿戴手表市场,比较受市场好评的,三星GalaxyGear系列智能手表和MOTO360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三星摩托在时间上“螳螂捕蝉”,业界和消费者依然相信iWatch凭借自身本事能“黄雀在后”。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苹果2014发布会当天,“iWatch”摇身一变成为了“AppleWatch”,发布会结束后,AppleWatch几乎遭到了业界媒体人和网友前所未有的吐槽。

对于AppleWatch这一产品,媒体和网友集中的几大吐槽有以下几点:

1、外观:AppleWatch采用了非曲面屏方形表身设计,对于传统手表美学来看,这是极具冒险的一个设计风格。

2、AppleWatch并不轻薄,单薄的表带和略显臃肿的方形表身搭配起来显得极不协调。

3、功能并不新颖全面;AppleWatch虽然能打电话、AppleWatch并未内建GPS与插入SIM卡,而是透过Wi-Fi与iPhone运作,仅仅内建喇叭与麦克风提供通话需求,但用户必须要有部iPhone手机,表身没有内建相机,资料传输方面也依靠iPhone。一些更全面的个人健康管理功能,也未在AppleWatch上体现。

4、续航能力堪忧,AppleWatch方寸之间的大小,简直就无法在续航方面能让人充满信心,加上官方拒不透露手表续航,很多强迫症消费者就觉得AppleWatch续航能力堪忧。

5、发售时间方面,9月9日亮相的新品,要在2015年初正式上市,简直就是效仿了雷布斯的“期货”营销模式,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苹果产品“小米”化营销,这是库克在向雷军这位中国版“乔布斯”致敬吗?

这些吐槽,是AppleWatch真正意义上存在一些缺陷?还仅仅是众网友盲目跟风式黑AppleWatch过过嘴瘾呢?

吐槽漫天飞,AppleWatch真的有这么差吗?

凡事都有另一面,对于一些网上众多吐槽点,笔者还是要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

对于AppleWatch外观,大家并没有说到AppleWatch神似某款已经上市的智能手表。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苹果对于AppleWatch外观设计并未抄袭某些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的智能手表,依然在坚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道路。

其实对于苹果自身产品设计风格而言,iPhone/iPad/itouch/iPod一直沿用的是方形外观+边框圆角弧度设计,虽然有些网友觉得对于手机平板等产品,方形外观是理所当然,但如果iPodShuffle采用圆形外观设计,对苹果而言,其实也不是难事。苹果对于产品的追求,一直是简而求精,精而从简。

AppleWatch方形外观一般会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苹果对设备“大一统”的设计思维,AppleWatch机身设计,自然而然同苹果旗下已经发布的所有智能设备呼应,这种设计方案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AppleWatch自身也融合了苹果许多科技成果。硬实力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AppleWatch搭载了造价高昂蓝宝石屏,蓝宝石覆盖AppleWatch整个屏幕,该材料硬度仅次于钻石,科技厂商通过对其元素提纯,应用在一些透明玻璃面板上,可以实现比传统化学增强玻璃更好的硬度表现。软实力方面,WatchOS蕴含很多种可能性,比如DigitalTouch功能,正如官方所介绍,该功能能够使用户通过一些图案享受生活有趣,随性自如的沟通方式,AppleWatch在另一方面满足了更多年轻人潜在化的消费需求。

苹果赋予了AppleWatch“科技以换表带为本”这一概念,苹果为AppleWatch提供了30多款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定价的表带,这种看似不尊重消费者的做法,其实恰恰是最替消费者考虑。

市场对真正智能手表的定价,一般都是在1000元——2000多元不等,而智能手表面对的消费阶层:偏年轻、白领化。这类阶层恰巧希望在自己的设备上能突显自己的个性需求,不同的表达正好给他们提供多种的选择,而对于学生群体,AppleWatch有低廉的表带提供选择,对于某些社会成功人士,苹果官方也提供了比较高昂彰显身份的表带。假如某些强迫症人群对苹果官方提供的表带都不满意,对于中国这个超级DIY大国而言,你觉得市场上一些数码周边生产厂商,会放弃苹果AppleWatch赠与他们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

精明的中国人不是傻子,与其看着外观一成不变的其他品牌智能手表,不如购买一个可以随意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AppleWatch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再来谈到AppleWatch手表机身,右侧的转轴被很多人吐槽说是八不像。从苹果发布会看来,右侧的转轴在主页面操作、地图上交互观感却非常具有操作感,提供放大、缩小、上下滚动等多种功能。苹果在AppleWatch上,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也希望让消费者对“Watch”手表一词产生印象,转轴就是最好的体现,当你体验高科技新品带来的乐趣同时,实体转轴也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手表的触感,对于某些人群,这种实体转轴也是尊重传统手表设计。

话说回来,在操作体验上,另一类人群感觉实体按键和触屏上来回操作是硬伤。转轴同整个AppleWatch机身比较起来,显得很突兀,没有苹果精致的感觉。而且必须要提到的一点,左撇子操作AppleWatch也是硬伤,苹果必须要在这几点反思一下。

  无惧三星智能手表军团:AppleWatch四两拨千斤

市场有竞争才有进步,苹果虽然在智能手机方面已经掌握更多话语权,但是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新领域,竞争对手个个都是虎视眈眈!话说到这,首先还是要提到目前和苹果竞争的风头正盛的三星。在智能手机方面,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虽然超过了超苹果,但在利润率方面却远远落后。

为了抢占尚属一片市场蓝海的智能穿戴领域,三星比苹果提前一年推出了三星galaxygear,三星的目的也是十分明确,战略上先发制人让自家生产的智能设备能被市场迅速接受,从市场反响上来看,三星智能手表占有率高,但是实际销售数据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销量共70万只,其中73.6%为三星电子Gear系列,占有率方面,三星无疑是霸主,但总体销量方面,50万台的销量足以证明目前的智能手表产品还是没有真正刺激到市场。三星在不断推陈出新中探寻着旗下究竟哪款智能手表最具号召力,9月刚刚亮相的三星GearS则担负三星方相当高的期望。

对于方形外观,三星最新产品三星GearS也是方形设计,但是三星却将曲面屏技术和腕表充分结合,三星GearS本身的流线形线条让消费者在感官上为其加了不少分。GearS是三星推出的首款可独立使用的智能手表,同时也是旗下推出的六款手表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三星GearS拥有2英寸的弧形显示屏,GearS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和发送电子邮件,因此也需要一块相对更大的屏幕来支撑这些功能,因此2英寸的大小也在情理之中。三星GearS在同样也提供多种款式选择,但是比较鸡肋的一点就是如果消费者想要换一种风格,必须要重新购置一款新的三星GearS,这个开销成本也是相当大的,系统方面,三星大胆将三星GearS搭载自家Tizen系统,至于Tizen系统体验如何,国外媒体在发布会后初步后,给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三星GearS形似戴在手腕上的微型智能手机。

但从目前市场反响上来看,消费者是否购买三星GearS智能手表还处于观望状态,三星复杂的智能手表系列,让消费者对其印象还处于模糊不清的认知阶段。

除此之外,三星在2014年推出了对于上一代Gear进步明显的Gear2、专为健身追踪设计的GearFit、价格更低的Gear2Neo,以及预装AndroidWear系统的Gearlive;对于智能手表系列,三星似乎一直热衷推出新品,这如同三星Galaxy系列的机海战术如出一辙,一年来的各种时间阶段,疯狂向市场推出自家源源不断新品,打通市场各类消费阶层,灌输三星品牌科技理念,尽管销量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但三星依然疯狂推陈出新,甚至在9月3日发布会上,又推出了一款新品,头戴式设备三星GearVR,先不谈这款产品究竟如何,三星这是向市场证明自己正在不懈创新改变人类生活!

三星庞大的机海战术让其现在如同当年的手机界巨头诺基亚,产品越出越多容易导致升级工作或是放弃旧产品几率暴增,相对于AppleWatch一款产品,三星智能手表虽然在时间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正是由于三星花样众多的智能手表,在产品辨识度方面,AppleWatch明显更易被消费者铭记!

  MOTO360好评爆棚:AppleWatch品牌/系统/外观之变

同苹果一对一竞争的强有力对手,自然要提到MOTO360。MOTO360是一款配有心律监测功能,采用金属质地,于2014年夏季亮相的新款搭载AndroidWear系统智能手表。在外观方面,Moto360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漂亮,简约的表身设计,采用圆形设计。Moto360的魅力在于其朴素优雅的外表,整个表身没有试图通过任何雕饰哗众取宠,表带低调奢华,来自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顶级皮革品牌Horween。

摩托罗拉现在跟三星相比,两家不管是地位或是财力,几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跟三星繁杂的智能手表产品线相比,低调奢华有内涵MOTO360则被消费者所推崇,从你看见它的第一眼开始,你就知道它是一块特别的手表,点亮屏幕的那一刹那,科技的美妙就呈现在你的面前,各大外媒也都给Moto360一致的高度称赞,从侧面验证了大家对摩托罗拉工业设计的认可。这也正是MOTO360不同与三星gear系列或是其他智能手表之处。

MOTO360将圆形表盘与AndroidWear系统相结合,所呈现出来不再是Android系统手表那样一成不变的UI模式,系统个性化非常突出,卡片式设计浑然天成。MOTO360直接通过四方向手势来操作,简言之就是:向左滑动查看具体通知项,向右滑动忽略该项目,从顶端下拉可以设置通知与静音等,1-2步操作步骤,让很多本身相当复杂的操作方式变得如此简单。

无论表带是金属或者皮革,Moto360还是Moto360。售价方面249美元定价同349美元AppleWatch相比较,100美元的产品差价还是会然消费者做出实际考虑是否会入手AppleWatch。如果MOTO360市场反响高于AppleWatch,也不是不无可能。

从苹果方面来看,AppleWatch似乎无惧这台已经在市场形成口碑效应的MOTO360。苹果究竟为何这么做?原因可能有三:一是AppleWatch本身存在更多可能,苹果品牌市场号召力已经远远高过摩托罗拉;二是WatchOS能更好的适配苹果现有的产品,做到无缝对接,而Moto搭载的AndroidWear系统,究竟能否支持其他品牌安卓智能手机,还是个未知之数;三是之前就提过的AppleWatch表带自由更换方面,真的会让各种年龄段消费者难以招架!

能否解放自身牢笼?AppleWatch困兽之斗

对于任何一款科技新品,如果想要完全开创一个崭新的市场,必须要实用性方面区别于现有的智能产品设备。笔记本在便携性方面战胜了PC电脑;平板电脑在操作舒适度上完胜笔记本;智能手机则更加让人们在移动中办公娱乐;在目前看来,上面提到的PC、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呈现出四面制霸的状态,PC电脑还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稳定和散热强于笔记本,笔记本则因为办公便携和实用性也处于独一无二地位,平板电脑和手机可以满足消费者在家休闲娱乐和在外移动游戏不同需求。它们在一定程度方面,都有了自己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而崛起的第五方智能穿戴设备,依然被四方成熟势力目前压制得喘不过气!

2013年算得上智能穿戴设备爆发的元年,而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穿戴手表,还是苹果三星摩托罗拉等一众老牌厂商在向前探路,但它们推出最新的AppleWatch/三星GearS/MOTO360等新品,或多或少依然依赖着智能手机而存在,在功能方面,厂商可能考虑更多的是1+1>2,但消费者的理念就是,为什么价格等同于一款中端智能手机的数码新品,在功能方面,还要依赖于智能手机而存在呢?就目前的技术来看,智能手表被厂商限定的范围依然是搭配智能手机的附属品,虽然某些简易功能方面,智能手表能够轻松实现,但价格更低的智能手环同样也能完成任务。

就拿最具代表的苹果AppleWatch而言,曝光的WatchOS还是严重依赖于iOS系统,AppleWatch本身需要配合用户手中的iPhone手机来协同作业,官方或是第三方独立应用或许也可让许多功能实现,就目前而言还是一个未知的阶段,从消息上来看,AppleWatch只支持自家的iPhone系列机型,暂不支持其他系统的手机,除了最新的iPhone6与iPhone6Plus,苹果iPhone5s、iPhone5c与iPhone5都可以支持AppleWatch。

对于果粉来说,AppleWatch支持iPhone设备算是苹果赋予它们的一种福利。但对于想初步感受苹果产品的消费者而言,购买AppleWatch则要购置一台iPhone手机才可以完美实现其所有功能,这就极易使苹果背负“捆绑销售”的骂名,除AppleWatch之外,苹果其他数码产品款款都是可以独立使用,在功能方面能实现互不干扰和影响,就像是用户仅用一款产品去完成一些特定的事情。

AppleWatch这款售价并不廉价的智能穿戴设备,用户打心里希望的它单方面能实现独立运作,不依赖iPhone手机,这样花钱购买也算是非常值得。这样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新兴的第三方势力,才能真正同已经成熟的四方势力相抗衡。

也许随着传感器成本下降和新材料的发展,AppleWatch能实现更加精美精致的做工体现,大千世界的精彩信息汇聚在方寸之间,时间会证明一切,不止是AppleWatch,谁掌握了智能手表市场的核心技术(续航、功能、独立操作性等),谁才会在这片智能手表市场蓝海具备真正的话语权。

苹果“好事多磨”造就AppleWatch“精益求精”

9月9日苹果发布会上,苹果官方对于AppleWatch这款新品时间展示,几乎承包了整场发布会的大半时间,而且是放在发布会的后半段压轴亮相。这一切举动也足以证明AppleWatch,占据苹果心目中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349美元起的官方售价,让AppleWatch高于同类产品很多,苹果的定价依然给消费者一种高贵冷艳之感,也许是因为商标所带给AppleWatch附加价值,也许是AppleWatch真的被苹果留了一手。

AppleWatch并未像iPhone6/6Plus选择9月立即上市,而是将发布时间推迟到了明年年初,这让苹果也陷入了小米“期货销售”疑云。跟国产厂商小米相比,苹果向来就不存在产业链紧张的问题,AppleWatch推迟发布,不仅仅是苹果真正意义上搞期货营销或者刻意吊着全球果粉的胃口,也许WatchOS还在最后优化测试阶段,也许苹果还会赋予AppleWatch更多不一样的全新科技元素,苹果风格就是对于产品新元素无法全部在发布会上展现,偶然间的彩蛋甚至更能让消费者惊喜连连。

对于AppleWatch新款智能设备产品,“慢工出细活”远远要比“赶鸭子上架”来的更能得到消费者打心底的喜爱。也许当AppleWatch真正推出并上手体验后,稳定的WatchOS和苹果一贯的精良做工,才会让用户体会AppleWatch带来的科技之美。

AppleWatch凭什么卖349美元:不会被苹果轻易抛弃

AppleWatch表现出来的多样化有别于市场上任何一款智能手表,当你349美元购买AppleWatch后,官方30多款表带足可让你手中佩戴的AppleWatch极具多变性,再加上周边厂商提供的适配新款表带,想想都会有些小激动!操作系统方面,苹果开发技术水平毋庸置疑,苹果产品搭载的官方操作系统生命更新周期,比其他品牌任何一款智能设备都要长。自然而然,AppleWatch官方支持更新周期也是如此,不会存在“弃坑”现象。349美元购买这样一款随意更换表带,不会被官方抛弃,系统相对比其他智能手表稳定的AppleWatch,其实也算是一次不错的决定。

其实苹果产品就是这样,消费者对其“打是疼,骂是爱”,想想iPhone6/6Plus无缘中国大陆销售,港版售价已经被炒至到了万元以上,不仅香港的果粉要疯狂抢购,大陆的黄牛不惜加价从他们手中购买,究其原因就是国内消费者有足够强大的购买力;另一方面现在使用iPhone手机的用户,随着苹果老产品不断降价和iPhone二手市场饱和,苹果手机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消费趋势,购买iPhone手机的消费者也不会被冠以“人傻钱多”这样的称谓,因为对于安卓系统手机来讲,搭载iOS系统的iPhone手机用户体验优势更加明显,消费者在反复对比过程中其实早已得出结论。

苹果自从失去了乔布斯,库克这位乔布斯钦点的接班人一直不被科技业界看好,从iPhone4s开始,iPhone手机发展道路就是一直是槽点齐飞,网友总能从新发布的iPhone找出雷点,指出库克不思进取;但销量方面,iPhone4s之后的每款智能手机都赚的盆满钵满。

AppleWatch这款产品,是库克独立率领苹果团队交给市场的一份重要成绩单,AppleWatch约2100元人民币售价,系统操作和自身做工都可圈可点,加上庞大的国内iPhone用户做后盾,持续增长的iPhone6/6Plus用户做保障,笔者相信AppleWatch势必要在2015年开年为苹果迎来销量开门红,AppleWatch将有很大可能改变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格局,届时大多消费者都会“嘴上说着不想要,身体却会很诚实”购买苹果首款智能穿戴手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