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Apple Watch发布后,所有厂商都松了一口气,无论是瑞士腕表大亨,还是日系表业,或者消费电子巨头。功能上没有带来特别惊喜的Apple Watch表示很受伤,首次给智能手表加入独立通话功能的三星则难掩自己的那点儿傲娇和优越感。不仅如此,最近有媒体报道称,LG也将紧随三星之后,推出能够独立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那么,这对智能手表而言,会是个好主意吗?
在苹果没有推出Apple Watch前,我们的期望值显然已经超过了苹果能够承受的压力,并已经对其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自我实现。比如我们希望它能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独立运行;基于Moto 360的圆形表盘设计如此受宠,所以我们也理所当然并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应该同样是圆形表盘的设计,并且要比Moto 360更漂亮才对得起苹果的名望。
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如果这么做,它就不是苹果了,果然,苹果没有这么做。但是,还是有人来做——三星和LG,两家公司分别帮助我们实现了以上讲到的两个功能,三星实现了独立通话,LG实现了圆形表盘设计,不过论美观程度和材质做工,其差了Moto 360一截。
那么,插上SIM卡、能都独立打电话、独立上网,这就是智能手表的未来了吗?在我们还没弄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LG似乎已经脑洞大开、幡然醒悟。于是,其迅速跟进,近期传闻它将推出同样具备独立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
▲三星Gear S内置SIM卡槽,能够拨打电话
这或许多多少少有些讽刺,因为最早让智能手表能打电话的其实在国内,而非韩国两大品牌!在我早前评测过的阿巴町F80智能手表就是一款将手机功能浓缩到手腕上这方寸之地的绝佳代表。它基本上只是将手机的形态进行了改变,并配备了一个表带,其同样有SIM卡插槽、摄像头、麦克风、GSP和3G上网模块。
然而,这些功能到底适不适合放在手腕上呢?尤其在其续航时间和智能手表一样需要一天一充的情况下,这样的产品是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还是给生活带来了额外的烦恼呢?我相信很多消费者会和我一样更倾向于后者。
三星Gear S这款优美的曲面屏智能手表是三星第五款智能手表,也是三星首款能够独立通话的智能手表,它内置SIM卡,即使当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也可能够独立接打电话。但是从我实际的使用来看,这依然不足以构成我们购买它的理由。
Gear S硕大的体积阻碍了我们的第一道审美情趣,它的屏幕大至2英寸,接近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屏幕大小,加上同样粗的腕带,戴在手上既无法装X也无法感受到舒适,在我原本并不宽裕的手腕上,当我出现在公共场合时,我甚至有想把手藏起来的冲动。
▲三星Gear S能够直接查看图片类的信息
独立通话和上网功能。它的确就像是一个三星手机的缩小版,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带来一定的便利,比如来电、短信、邮件甚至还能阅读一些软件如Flipboard等。它也能上网,但是在那么小的屏幕上上网、浏览、阅读,我想知道,这难道是闲得吗?有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尤其是前者的存在,我们干嘛要在一个弹丸之地上折腾眼睛呢?
独立通话和上网在电池续航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前不是一个好主意,这会加快电量的消耗,并且将手举在耳朵旁接听电话,你不觉得很傻吗?何况在人群密集、噪音较大的公共场所,你会这么干吗?对此我表示怀疑。
在我频繁测试的时候,Gear S的电量掉得很快。当天晚上7点钟,三星Gear S剩余电量78%,在我跟手机连接并简单上手操作后就不再搭理它了。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其电量还剩4%,而这仅剩的电量在我洗澡的十分钟内消耗殆尽、自动关机。原因是,当手不停的动的时候,它的屏幕会自动点亮,当我关掉屏幕,淋浴的时候,屏幕也会受水的冲击力自动点亮屏幕,并且会自己在那儿“凌乱”的自动界面跳转,这给耗电增加了口实。
其实这款手表跟三星上半年推出的那款Gear Fit有异曲同工之妙,Gear S更像是Gear Fit的加大加宽版。不同的是,Gear Fit在我这里被定义为一款智能手环,而非智能手表,它同样可以在监测各项运动数据、睡眠质量和燃烧的卡路里量之外接收各种信息,不过它只能接收文本格式,而不能查看图片。它要比Gear S出色的地方在于,它的续航能达到3—4天,同时外观更加小巧轻盈,其佩戴的舒适度要比Gear S出色许多。所以,我显然更喜欢Gear Fit的设计而不是Gear S这种笨重的短续航设备。
▲银色款和黑色款Moto 360
不管LG下一款智能手表会不会像传闻中的那样具有独立通话和3G上网模块,我个人并不看好在当前推出类似的功能。或许,提升智能手表的续航才是根本。如果智能手表能达到智能手环类设备的7天或以上续航,这对刺激消费者购买有着更大的帮助。而非消费者想要什么功能、媒体宣传什么功能,厂商就要随声附和,亦步亦趋想着办法给出消费者想要的功能,这里需要厂商保持冷静的头脑并放弃逐利的心态。
在当下,或许推出一款能够媲美Moto 360的圆形智能手表,并选用上好的表盘设计和表带材质(二者缺一不可),或许才能在外观上率先吸引到消费者的眼球和购买欲望,这才是智能手表真正该学习和关心的地方。另外,当我将Moto 360戴在手腕上时,我的想法是,第一时间扔掉那款卡西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