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火爆程度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虽然市场火爆,但是对于这种新型的智能产品,业界对其的评价也是有好有坏,看好它的人觉得它将颠覆传统的医疗行业,但也有人对它的功能并不看好,因为毕竟有很多功能在智能手机上也有应用,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在上周都有哪些比较新奇的可穿戴带产品!
MOTA SmartRing智能指环
据国外媒体报道,平衡工作与生活从来都不是易事。智能手机旨在给人们带来帮助,但它们实在帮过头了。智能手机通知信息大行其道,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应用程序亦然,你的注意力无时无刻被它们分散掉。几乎任何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你的手机侵扰你的生活。而MOTA SmartRing智能指环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它可无线连接你的智能手机,仅给你显示你想要的通知提醒,触手可及。
MOTA SmartRing能够剔除杂七杂八的东西,让你在联网生活中获得新的自由。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定特定的连接对象和设备。
该智能指环针对Android和iOS设备的配对应用支持超精细化的通知提醒控制,使得指环只会显示你选定的类型信息。低耗能蓝牙4.0通信技术也让MOTA SmartRing和手机之间能够稳定连接。
该指环可让你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浏览文本信息。不管你的“VIP”联系人是哪些人,你都可以放心MOTA SmartRing不会让你错过来自他们的任何短信、邮件和电话。
在指环电量偏低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定制化设置让它仅显示个别重要的信息。而在闲暇放松的时候,你可以设置扩大联系圈,收取来自更多人的信息。
MOTA SmartRing的充电像将其脱掉或戴上般容易。它支持无线充电,将它放在感应式无线充电站上,即可给它充电。
MOTA SmartRing尤其适合忙碌人群使用。当你在办公室忙于工作或者从保姆收到3条更新信息时,该指环可以给你带来你所需的一切信息,一切尽在手指上。
MOTA SmartRing可让你针对重要联系人设定特定提醒,因而你可以不用看手机就能知道是谁在联系人。
想象一下,你在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而有了MOTA SmartRing,你就不必担心这一问题,你可以定制化设置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你显示提醒信息,直接从指环查看信息,完全不必拿出手机来。MOTA SmartRing可帮助你将生活简单化。即便你的手机放在手提包里,你仍可以从MOTA SmartRing获得最新的信息。
该指环一开始会有午夜黑色和珍珠白两种颜色选择,看起来都很漂亮。它的外观设计时尚而又不失简洁,可以很好地搭配你的穿衣打扮。
它也非常坚硬耐用,具有防震防水性能。其光亮的屏幕在户外环境下也十分清晰。
MOTA SmartRing目前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筹资,它的目标筹资额为10万美元,截至写稿时它已获得8.5328万美元筹资,距离项目截止日期还有11天。
该指环的原型版在Indiegogo上的价格为60美元,“alpha”版将于2015年3月推出,售价为150美元。正式版则要到2015年5月推出。
MOTA SmartRing一开始将支持Android和iOS设备,提供通话、短信、邮件、日历等方面的通知提醒功能。其开发团队也在寻找提供来自Facebook、Twitter等流行社交网络的通知信息。
全球首款“双屏”防水智能手表
近日,一款据称有可能彻底改变智能手表行业的产品 Oru Watch 发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配备双显示屏幕的智能手表。手表的正面和背面都是显示屏幕,借助于铰链设计,轻松翻转即可随心切换需要显示的屏幕到正面。
据介绍称,Oru Watch 正面原生一款高分辨率的 TFT 彩色触摸屏,功能类似于一般的智能手表,用于显示通知和信息等等。而位于背面的则是一块功耗十分低的 E-paper 电子纸显示屏幕,主要提供健康和健身运动相关功能,所以在从事健身活动时,无需担心耗电过度,而且该超低功能屏幕也支持正常的时间显示。
智能手表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其续航问题,而毫无疑问,Oru Watch 两块屏幕的设计,不同的屏幕合理分配不同任务使用,可达到的省电效果无疑更优,延长续航。具体如何切换呢?只需拉动表冠,让表盘锁松开,接着转动表盘即可,最后还需通过表冠锁定屏幕。
最有意思的是,Oru Watch 具备一个充当电移动电源的功能,通过特殊的数据线连接手表和移动设备,便可为移动设备充电。官方称,不要小看 Oru Watch 充电功能,虽然其充当移动电源的电池隐藏在表带内,但提供单纯语音通话的话可以为手机赋予长达 2 - 6 个小时的续航时间。
Oru Watch 还有不少亮眼的功能,比如撰写短信和电子邮件,甚至拨打 Skype 电话,甩手腕可拒接来电,同时该手表具备 5ATM 防水性能,在水里游泳也能使用。与移动设备之后,手表的伴侣功能包括有显示日历、通知提醒、天气预报、航班提醒或者控制手机的音乐等等。健身方面的功能就不多说了,心率和睡眠监测自然少不了,并配有高尔夫练习跟踪器、游泳或跑步使用的速度仪等等。
可以看到,Oru Watch 表壳采用了不锈钢打造,只提供有橡胶表带,不过有红色、白色、黑色、绿色、粉红色和金色多种配色。 至于规格方面,表内集成了 800MHz 的单核处理器,运行 Android KitKat 操作系统,支持 NFC 和蓝牙,标配 300mAh 的电池,硅胶表带内置隐藏电池为 400mAh。
Oru Watch 将兼容任何运行 iOS 或 Android 的设备 ,不过目前仍在筹资阶段,对于提供资助的用户,当手表真正问世时将可以以 150 美元购买,而其余只能以 350 美元的零售价格购买。
可穿戴式人造肾
在2009年,我们看到了可穿戴式人造肾(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 WAK)的概念,那就是为肾功能衰竭的病患提供一个可以替换常规透析的解决方案。现在其腰带式的原型样品已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西雅图进行临床人体试验。
可穿戴式人造肾是由洛杉矶西奈医疗中心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的Victor Gura领导的团队经过10多年的努力开发的。它是一个微型透析机器,大小相当于一条工具腰带,通过导尿管和病人相连。根据该团队的说法,病人有了这样的设备就不再需要长时间静坐,在这个可穿戴设备清洗他们的血液时,可以出外工作或者玩耍。
这款可穿戴式人造肾可以像传统的常规透析机器那样过滤病人血液中的废物。但是,常规透析机器大如文件柜,就算是缩小版也有电脑打印机那么大,而可穿戴式人造肾仅重4.5千克。
缩小机器体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次透析就要花4个小时,每周3次,病人每次都要在机器旁。传统的透析机器需要连接电源和大量的水,这意味着病人在透析的整个过程只能坐在椅子上。
可穿戴式人造肾在设计上非常类似传统的血液透析机器,不过可穿戴式人造肾团队利用最新的电池技术、材料和微型技术做到将透析机最小化,将所需的水量从151升降低到0.5升。
目前,可穿戴式人造肾处于原型样品阶段,在意大利和英国进行了有限的人体测试,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Innovation Pathway项目从32个提案中挑选出来的3个提案之一。Innovation Pathway项目旨在改革医疗产品的开发。这款可穿戴式人造肾的试验将会有16名病人参加,并从中挑选10名参加完整的测试。参加的病人在24小时的测试中可以四处走到。在测试过程中,将会抽取病人的血液样本,之后有一个28天的后续观察期。
如果测试成功,该团队计划开发一个更轻、更精简的可穿戴式人造肾。未来的开发目标将会是开发类似于正常肾工作的缓慢稳定的24小时透析方案。根据团队的说法,这不仅是更为自然的透析方法,而且病人不再需要限制饮食。
vest智能衣
医学界出现过很多帮助聋哑患者恢复听力的方案,不过它们不是风险太高就是太昂贵。一起来看看由神经系统科学家大卫伊戈尔曼(David Eagleman)和他的学生所研发的Vesr智能衣,它或许是一个最佳的解决方式。
听力受损者穿上这款智能衣后,Vest能将声音转化为触觉反馈。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后,大脑便能根据Vest的振动来获取信息。
伊戈尔曼表示,虽然这种想法听起来很疯狂,但其实这跟听力系统的工作原理相似。人的大脑实际上听不到任何声音,是通过“翻译”电子信号来为我们提供信息。人工耳蜗植入也是这个原理,但Vest智能衣的方案无需手术便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Vest智能衣(图片来自腾讯数码)
目前,Vest智能衣已经登录众筹网站Kickstarter,目标筹得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万元)。
索尼智能眼镜
还记得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令人惊艳的《盗梦空间》吗?只要你有能力,可以改变梦境中的一切,包括各种建筑物的形态,而这种操作,很可能会被索尼的虚拟现实眼镜变成现实。
索尼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近日展示了一种新型的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运行在平板电脑上,使用平板的摄像头扫描街景并进行运算,可以扭曲建筑物使其摇摆、或是改变其高度。在演示中,该项目负责人竹内雄一郎让纽约市华盛顿广场的凯旋门像不倒翁一样在风中摇摆,就像《盗梦空间》中主角们可以在梦中随意改变建筑物形态那样。而这项技术,最终会被应用在索尼的新型智能眼镜中。
这项技术的初衷的其实非常简单:帮助你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找到目的地。“类似于东京、纽约这种超级都市,你永远不能轻松地找到一辆停在角落的汽车。而“盗梦空间”眼镜可以让建筑透明、减少或降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让目标更容易被发现”竹内这样说。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去一家新餐厅,那么结合了这种技术的智能眼镜,显然可以更好地为你导航。竹内还表示,眼镜将会把你的城市变成一个“游乐场”,让你重新找回探索的乐趣。
显然,这种有趣的概念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虚拟现实导航及智能眼镜产品上,通常来说,以谷歌眼镜为首的智能眼镜,仅仅是通过叠加图层来实现一些虚拟现实应用,索尼的“盗梦空间”眼镜无疑要有趣的多。当然,目前这项技术还仅处于原型阶段,实际的智能眼镜何时上市还不得而知。
编辑点评:以上的这些产品着实让小编开了一回眼界,虽然有些仍在研发,有些还未上市,但是小编觉得,能够在琳琅满目的可穿戴设备产品中能够脱颖而出一定都有其特色。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