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明天会很美?

一只智能手表,就可以科学地检测身体状况、运动效果、睡眠质量,通过数据分析来管理你的健康。

这与我们祖先的“天人相应”的健康理念是多么的不同。《黄帝内经》要求我们珍爱自身生命,首先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尊崇和敬畏,以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保健。

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这是科技的进步,还是保健观念的颠覆?

上个月,苹果公司召开2014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与往常不同,今年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品不是手机,而是手表。这款“革命性产品”苹果手表,被认为代表“智能穿戴设备元年”的到来。

智能穿戴设备,在很多人的眼里是陌生且遥远的。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开始不再能满足人们所追求的便捷生活。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已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智能设备的尝鲜者,同样是大有人在。

每天清晨,赵军(化名)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看手机,而是瞄下手环上的数据。赵军介绍说,这些数据包括睡眠时长和睡眠深度,可以帮他科学地检测自己的睡眠质量。

科学地检测身体状况、运动效果、睡眠质量,这些曾经都是专业运动员的“特权”。而今,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使得普通人拥有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80后”的赵军,上班做的是琐碎的行政工作,下班后则是一个运动时尚达人。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攀岩、网球、健身,各种项目多面开花。

去年,当欧美流行的运动穿戴设备风拂过绍兴古城时,赵军敏锐地嗅到这股空气,并很快将心动转换为行动,购买了一只户外登山表。这个表可以记录心率、消耗的卡路里,甚至游泳距离。

赵军对这个装备很满意,时常戴在手腕上。今年,他觉得自己睡眠质量欠佳,通过朋友介绍,新购买了一只jawbone牌的智能手环。“这个手环可以管理你的日常生活,比如睡眠检测、运动提醒、饮食管理等。”赵军介绍道。

依靠这个手环,生活都可以量化。例如,赵军设定每天7个小时睡眠,如果手环显示昨晚睡眠实际时间只有6个小时。那么,他会在中午休息时,好好补上一觉。

反之,如果昨晚休息充分,他中午则不再休息,去安排一些工作。另外,根据检测数据,赵军可以调整作息,尽量让深睡眠时间长些。半年下来,赵军觉得自己的睡眠质量大有提高。

“我还可以在这个智能手环上设定每天的运动量,如果今天久坐办公室,智能手环就会提醒我,今天还缺多少运动量。”总得来说,赵军对这个手环颇为满意。

但唯一让他觉得遗憾的是饮食管理没能发挥作用。“我们中餐没有明确的热量数值,只有个模糊概念,只能通过大概的数值来推算进食的卡路里。”赵军说。

其实,像赵军所佩戴的智能手环,只是智能穿戴设备中的一类。智能穿戴设备应用十分广泛,只是很多人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概念还很模糊,不知道它们到底智能在哪。

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监测用户的运动数据和其他健康数值,并可以分享给朋友们。目前,市场上最多见的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

这两类设备在功能上的差别不大。不同的是,智能手表大多带有屏幕,拥有活动提醒、定位导航、通话等功能,相当于手机伴侣。而智能手环,一般采用led灯显示,更注重计步、测速、睡眠监测等运动数据监测。

现在市场认知度比较高的手环,包括fitbit、jawbone、nike等国外产品,以及国内的小米、bong、咕咚等。而智能手表,则普遍是国外产品,包括苹果手表、moto360、三星gear等。

当然,智能穿戴设备不局限于此,还有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服饰等诸多类型,开始从概念阶段进入到应用推广期,而他们有着更强的穿戴性和便捷性。

其实,无论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还是其他智能穿戴设备,目前在功能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能做些数据监测、手机辅助、社区分享等。但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成熟,更多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未来贴身的智能生活肯定会越来越精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