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新款智能手表

  上周,OFweek可穿戴设备网小编为各位分别盘点了《九月份最受欢迎的智能手表》《九月份最受欢迎的智能手环》,今天,小编继续发扬将盘点继续到底的精神,为各位盘点目前最受欢迎的新款智能手表,但是令小编惊讶的是九月份发布的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竟然不在此行列,那么究竟是哪些产品上榜了呢?我们拭目以待!

  5. LG G Watch

LG G Watch 是首批亮相的 Android Wear 手表之一,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圆角长方形,旁边有一个亮面的黑色边框,与‘酷炭黑’版本很相衬,但在‘炫金白’版上则没有那么好看。它正面有一个解像度为 280 x 280 的 1.65 寸正方形 IPS LCD 屏幕,上下边框都是对称的,这样的设计真的很难可以在现代的手机上见到的。屏幕的缺点就是在阳光之下的可视度普通,在Android Wear 的设定页中,屏幕亮度共有6 级,1为最暗,6为最亮。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第4 级才算是仅仅看得清楚,最好还是调至最亮,但要注意耗电量就是了。

内涵方面,G Watch 里面有一个 1.2GHz Snapdragon 400 处理器、512MB RAM、4GB 容量、蓝牙 4.0、9 轴感应器、400mAh 电池以及 IP67 的防水防尘规格,可以在 1 米的水深下待 30 分钟。在操作上,Snapdragon 400 和 512MB RAM 应付 Android Wear 充够有馀,没有出现 lag 或当机的情况。虽然屏幕在没有被碰到之后的 5 秒内会自动调暗,并进入待命状态,但如果想即时将它调至待命的话,可以用手掌盖着整个屏幕(其实只盖着上半部份也是可以的),在感觉到手表震动之时就代表进入待命状态了。用户必需依赖这个方法才可以即时把 G Watch 转为待命状态,但同样的方法亦可以用在有实体开关键的 Gear Live 身上。

G Watch 有着跟 Gear Live 相同的 IP67 防水防尘等级,防尘的级数是 6,即完全可以防止尘土进入机身,防水级数是 7,即最多可以下潜至 1 米的水深。笔者无缘把手表带到泳池一试,但至少在家里测试了一下它在浸入水之后的反应如何。测试显示 G Watch 屏幕会对液体作出反应,在浸进水的一刻时会误将水当作手指,进入可被操作的状态,只是屏幕在水里是不会对手指作出任何反应而已。

把 G Watch 从水里拿出之后,即使屏幕上还有一些水点也可以正常地被手指操作。不过如果大家在洗澡时依然戴着它的话,水点或水柱也是会充当手指的角色,为大家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操作。所以,其实 Google 有需要为 Android Wear 加入一个不会大大影响方便程度的锁定页。

G Watch采用无线充电,背面有一排充电接口,前两天有报道说这里会生锈,我用了一周,觉得大有这个可能,因为在没有让它接触任何水的这一周里,G Watch的这排充电接点已经有明显的变色了。不过G Watch的无线充电完善的不错,充电时间差不多1.5小时,完全没有发热迹象。

从配置上来说,LG G Watch采用了一块1.6英寸的显示屏,分辨率为280×280,搭载高通的Snapdragon系列处理器,主频为787MHz,内置4GB储存空间,重量只有61克,配备了400mAh的电池,正常情况下可以提供 36 小时的待机,不过要充满电的话它却需要 2 个小时才能完成。

G Watch的操作全部都是在屏幕上完成的,用户需要习惯用点和上下左右滑完成所有的操作,基本上大原则是上滑意味着更多,点意味着展开,左滑意味着关闭,又滑意味着在手机上打开或下一步。习惯以后这种操作方式感觉不错,屏幕的滑动感很流畅(除去和LG G3一样故意放缓的动画效果)。

  4. 三星Gear Live

三星的Gear Live处于Galaxy Gear,Gear 2 Neo以及Gear Fit band之间。它有着Gear 2的方形金属身体以及厚重的面板,但是它有着不同的边缘曲度以及双钉扣合,而不是传统的折叠并扣起来的手表腕带:它更像Gear Fit的腕带,而不是Fitbit Force或者是Garmin Vivofit。

Gear Live的腕带更平坦顺滑,戴起来更加舒适。它有黑色以及酒红色可选,但是你也可以拿一把小螺丝刀来自己在腕带上加一些在零件市场上买的零件。

这款腕带很舒适,手表的1.63英寸(33毫米)的超级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屏幕也与众不同。取决于你手腕的大小,你佩戴手表是否舒适,以及你的个人美感,Gear Live可能对于有的人来说会太大,有的人就会戴得刚刚好。

Gear Live会占一定的位置——它高1.5英寸,宽2.2英寸,厚0.35英寸(38x56x8.9mm),重量为2.1盎司(59克)。跟其他的Gear 产品同胞一样,Live通过微型SD口插入夹式充电器来充电。

Gear Live的320x320像素分辨率的屏幕看起来明亮又清晰。在系统上比LG的G Watch更为保鲜一点。你可以在设置上拨号,但是它没有自动模式,这样在电影院里面要是有一个一直开着的屏幕还一直发出嗡嗡声的话是比较尴尬的。

基本上Gear Live 的规格跟 G Watch 差不多,萤幕比 G Watch 小一点,有 1.63 寸萤幕,但解像度则达 320 x 320,看下去明显地会清晰一点。而且,Gear Live 采用了 Super AMOLED 技术,在阳光下的可视度会更好,但还是要将亮度调至最高才能让眼晴舒适一点(Gear Live 亮度只有 5 级供调校,但 G Watch 有 6 级)。AMOLED 在显示黑色的表面或是待命时,黑色的位置是不需要亮起,也即是不用耗电的。站在实用和美观的角度来看,Gear Live 采用 Super AMOLED 之举是稍胜的,至少它不会像 G Watch 那,在黑夜里发出不必要的微光。Gear Live 还有一点是笔者个人较喜欢的,就是它萤幕的玻璃周边是有小许弧度,有点像一盘快要溢出来的水。这个设计也可以在很多 Samsung Galaxy 和 Nokia Lumia 系列的手机上找到,最新的 Galaxy S5 和 Lumia 930 就是其中两个例子了,很优雅的。

Gear Live的体积有些偏大,并且与其它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一样,做工也很出色。它配备了一款又大又亮的显示屏,Chrome风格无处不在,并且配备了橡胶材质的表带。这一切看上去都与Gear 2有些类似,当然者可以说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整个Galaxy Live的机身上没有一个按钮,只是在屏幕的底部边框上设计了心率监视器及无线充电接口。另外,Gear Live的屏幕为1.63英寸,屏幕边框并不算窄,同时可能考虑到续航的问题,屏幕亮度有些发暗,在光线直射的情况下,看清屏幕有些难度。

另外,在表带扣的设计上,Gear Live也有些复杂,但是整提上来说,与Pebble的风格或多或少有些接近。但是Gear Live更像一款简化版的Gear 2,只是将系统从Tizen换成了Android Wear。

3. 三星Gear 2 Neo

Gear 2 Neo去掉了摄像头,比Galaxy Gear和Gear 2更轻巧也更便宜。它还采用了基于Tizen的新平台,性能不变的同时增强了电池续航能力。所有功能都被放在了表身里,所以表带可以更换。此外,它还添加了心率监测器和能遥控电视的红外接收器。不过,它只能和三星的移动设备配套使用,目前有18款三星移动设备兼容它,包括新款旗舰手机Galaxy S5。

运动健身功能是三星想在Gear 2 Neo上主打的一大特色,你可以在跑步、户外徒步或者骑车时全程监测自己的心率。此外,电池续航时间有大幅提升,而且在防水防尘方面达到了IP67防护等级,有一系列更漂亮的颜色(橙色、棕色、黑色),总地来说是一款更好的设备。

Gear 2 Neo尺寸为37.9 x 58.8 x 10.0毫米,但55克的重量比Gear 2轻了20%,减重效果相当可观。看上去可能没有Gear 2高档,但是戴在手腕上感觉比Gear 2更加舒适自然,而且它的塑料质感也并不比Gear 2的金属质感差很多。

Gear 2 Neo在设计方面有很多地方与其他Gear手表一脉相承,但是表身与表带的分离迫使三星对设计加以改进,从而让它的造型变得更加流畅。最棒的造型变化之一,是把小小的Home按键从侧面移到了正面,这样可以防止汗毛比较浓密的人在按Home键时不小心扯痛自己。

在用户界面方面,Gear 2 Neo能带来和Gear 2相同的体验——长按可关闭或开启户外模式,而用户也能为双击动作设置多种功能选项,例如在休眠模式下方便快捷地查看通知等要素。

Gear 2 Neo不如索尼Smartwatch 2和Pebble Steel小巧,但是三星结合了工业设计和要素提升(例如整合了红外遥控功能),增加了它在品质和功能上的高端感。1.63英寸的OLED显示屏在显示接收的图片时效果很棒,而且其对比度能在用户进行计时、计步、切歌等操作时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

Gear 2 Neo把红外线增强器放在了显示屏上方非常显眼的位置,与屏幕下方的Home按键形成了很好的对称感,而它的功能就是对电视或机顶盒进行遥控。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简单:预先在遥控应用上做好设置,再进行一下测试以确保品牌识别和操作有效,然后就能用手表遥控一些基本功能了。

Gear 2 Neo自带4GB存储空间,在通过充电接口与电脑连接时可以导入包括音乐在内的文件。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Gear Manager将音乐发送到手表上——这项功能在通知菜单里藏得比较隐蔽,但还是挺好用的。

三星声称,在一般情况下,Gear 2 Neo的电池可以支持2天到3天;但是如果你只是偶尔用它看一眼时间的话,它最多可以支持6天。我觉得,要想支撑6天你就真的什么都不能做了,包括不能与手机进行连接。不过,Gear 2 Neo的电池续航能力还是大有提升的,一般来说支持3天问题不大。

  2. Moto 360

2014年9月5日,摩托罗拉公司日前发布了饱受期待的安卓智能手表Moto 360。Moto 360设计美观,采用经典圆盘式设计,打破了智能手表的设计常规。但来自亚洲供应链的传言称,Moto 360的设计过于不符合常规,可能面临生产难题。摩托罗拉公司称该产品的外形与传统手表类似,将采用圆形表面设计,并用高级材料制成。

Moto 360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设计,不采用这样设计的产品在生产中会遇到大量问题。所有电子产品元器件都“棱角分明”,例如主板、处理器、电池和显示屏,因此圆形设计将使Moto 360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据悉,摩托罗拉在生产Moto 360元器件、组装,以及切割圆形显示屏方面都面临困难。

moto360在外观设计、材质运用上跟此前的智能手表划清了界限,如果不是因为它能够触控操作、需要充电以及运行了一些软件,将它放在传统腕表的世界里,它或许也同样璀璨。圆形的表盘采用不锈钢材质,表带采用芝加哥一家企业生产的优质皮革材质。出厂时提供的是黑色表盘搭配黑色表带、未经着色的不锈钢表盘搭配灰色或石灰色表带,未来还将提供售价为300美元的金属表带款式。看上去,moto360就像是对传统腕表的一次简约主义之旅,如同一位优雅的绅士。

Moto 360表盘右侧有一个类似传统腕表表冠的按钮,是类似手机的home键,短按可以点亮或关闭屏幕,长按住几秒钟则可以调出设置菜单。它的设计上最让处女座无法忍受的是,屏幕下方多出来的黑色线条,该位置是光线传感器,不过大家都说它放在这个地方很丑,我倒是觉得可以接受,可能对缺陷美向来采取包容和怜惜的态度的缘故。

Moto 360的背部则采用的是塑料材质,但设计得相当前卫,有一种晶莹剔透的质感,中间有能够发出绿色led灯光的心率感应器,以及无线充电感应装置。四周一圈说明是介绍moto360的主要功能和特性的。

Moto360内置TI OMAP 3 processor,这是一款极为古老的处理器,拥有4GB内存和512RAM,屏幕大小1.56英寸分辨率为320x290,ppi为205。支持蓝牙4.0。通过拆机还发现,在广告中摩托罗拉宣称Moto 360的电池容量为320mAh,但实际的电池容量乃是3.8V300mAh,与Samsung GearLive相同,但比LG G Watch的400mAh容量更小。

腕表成为流行时尚配件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从机械表到电子表的变迁,手表已经经历过多次进化,然而腕表的经典款式仍旧历久弥新,其上百年的经老不衰,证明了该设计的实用性和典雅外观。我们对Moto 360的希冀是,通过我们对未来手表的重新想象来加快这一历史的发展。

Moto 360能够保证用户对时间的基本要求,通过警告和通知功能告知用户日程,只需转动手表就可清楚地看到邮件,来电,日程和朋友信息。

Moto 360同样配有语音助手功能,与其他采用Android Wear系统的产品一样,该款设备也将对“OK Google”语音命令作出响应。用户就可以向语音助手提问问题,诸如火箭和爵士的比赛结果,航班的时间,计划和约会的时间等。用户还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发送短信,定闹钟和写备忘录等。用户可以通过这款手表获取电子邮件、未接电话、日程安排的提醒信息。

  1. Pebble Steel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Pebble为我们带来了新款Pebble Steel。这款售价249美元的Pebble采用了更为紧凑小巧的不锈钢外壳,同时还附赠了金属和皮革两种表带。

相比原本的Pebble智能手表,Pebble Steel现在可以让你大方地戴到任何场合。金属机身和表带,已经完全没有了前作那样过度的塑料感,同时依然支持防水设计,可以在洗澡时佩戴。Pebble Steel拥有全黑、银色两种款式,重量约57克,相比前作稍厚重,但基本对佩戴感没有影响。不过,它的屏幕并没有改进,依然是一个单色的OLED屏幕。稍微新鲜一点的设计便是机身侧面使用了新式的磁性充电接口、还有一个三色LED灯显示手表的状态。

除了金属表带,Pebble Steel还可以更换皮质表带,显然能够适应各种社交场合。至于屏幕,虽然没有改进,但是显示效果还是不错的,虽然与电子墨水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白天更清晰生动,另外康宁Gorilla玻璃面板和平面化的设计也有助于减少眩光现象。在晚上,可以通过侧面按键增加背光亮度、或是摇动手腕来点亮屏幕。

不管是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还是在黑洞洞的地方,Pebble Steel的显示屏总是清晰可辨。这是因为Pebble Steel采用了背光电子纸的设计,即使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辨读。反观苹果,当前任意一款搭载了iOS系统的苹果产品在阳光下的可视性都很差,苹果应该考虑更有效的偏振化设计以使iWatch能在任何光照情况下都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Pebble Steel另一大特点是升级的Android/iOS应用和新的应用商店。笔者虽然还未测试到Android版,但新版iOS应用要比原版强多了。应用商店的表现也挺好——你可以快速找到新的应用和表盘界面,并把这些内容发送到Pebble身上。

Pebble为第三方应用准备了8个开放槽,你从系统中删除的内容会被放进手机应用的“储物柜”当中,内容的替换也只需要简单的点击几下。这并非是个完美的系统——Pebble大多数最酷的功能都需要自己的配套应用,比如原生相机操作——但它很简单,合理和有效。

Pebble的价值在于能够以一种比手机更加简单的方式来提供信息,而试图去给予它和手机相同的功能看起来似乎是错误的发展方向。Pebble的优势是出色的通知功能,而下一步应该是把它拓展到普通的日常行为当中,而不是在你的身上多增加一部计算机——你的口袋里已经装着一部了。

意识到这样的潜力并非只取决于Pebble。作为手机的拓展,Pebble自然地也是手机操作系统的延伸。在Android平台上,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各种各样的应用和小部件来在新奇有趣的方向拓展Pebble的体验。如果你的Pebble连接到了Android手机,就可以在手腕上通过快速模板响应来回复短信或邮件。

借助低能耗的蓝牙技术,Pebble智能手表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而便利:Pebble免去了你伸手到衣袋或是挎包里找手机的麻烦,通过Pebble你便可以轻松查看手机里的重要信息、天气情况或者切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