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新浪潮:可穿戴设备

从2007年起,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浪潮席卷全球,智能手机从个人交际,到购物、出行、学习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当还有许多人陆续加入“低头族”,继续壮大这个群体数量时,却不知时代将翻过这一页,下一个明星—可穿戴设备,已经闪亮登场。

如果有一天,穿戴在我们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设备,都能发挥出超越常规的功能(比如,一双平时只是用来保暖、吸汗的袜子,居然还能测步数、心率、卡路里消耗等),或许会让许多人诧异。然而,历史将会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必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酝酿,可穿戴设备不再是科幻,它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将成为一种新浪潮,席卷世界。

什么叫“可穿戴设备”?通俗地讲,就是可以穿戴于人身上的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能够融合多媒体、无线通信、微传感、生物识别等最前沿技术。这些设备还能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对与人体有关的一切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反馈。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成为人们生活甚至人体的一部分。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从科幻走入现实的科技新宠。代号为007的特工詹姆斯·邦德可谓是可穿戴设备的鼻祖,戴在这位硬汉手腕上的手表可以对话,还能变身手表炸弹。还有:可以当吹风机的鞋子、可以当刮胡刀的大哥大……

可穿戴设备概念很火,但要真正全面融入人类的生活,还有艰难的路要走,一款好的产品,需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打磨。新兴的可穿戴设备企业,尤其要树立这几种思维:一是“用户至上思维”。二是“简约思维”,21世纪的用户,面对太多的选择,那些“看起来简洁,用起来简化,说起来简单”的产品,会受到用户的欢迎。三是“极致思维”, 在设计、功能、应用方面将产品做到极致,让用户收获到极致的体验,进而赢得他们的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