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降温如此迅速究竟为何?

在年初的时候,智能手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国外品牌逐渐进入国内,国内厂商也紧锣密鼓的跟上潮流,相继发布自家的手环。说说我自己吧,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关注智能手环,那时候便在Fitbit Flex与Jawbone UP2之间举棋不定,九月份Fitbit Force发布后我彻底被Force的大屏幕吸引了,于是败入一条。这一年里我虽然一直戴着Fitbit Force,但并没有降低对智能手环的关注程度。

智能手环这一行业的热度可以说从小米手环发布那一刻开始爆发,之前的不温不火由于79元超低售价让智能手环直接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可是这股热潮并没有蔓延太久,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智能手环为何降温如此迅速。

·同一化

随着国内厂商进军智能硬件行业,让用户的选择多起来,这本是个好事情,但不得不说的是,国内团队制作出的智能硬件,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都与国外产品太过雷同,抄袭这件事虽然存在,但也说明无论从设计美学到功能应用,国内的团队水平也在与国外靠拢。

放眼望去的相同产品,让用户产生了视觉疲劳,用户不再关注品牌与功能,转而只关注价格,这对于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无突破

从国外的第一代产品开始,便引入了计步与睡眠功能,两年过去了,这个功能也没有一个十足的突破,这对于一个处在快速上升的行业来说,可以称得上一个噩耗。

用户需要尝鲜,虽然很多人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会考虑性价比,但一成不变的功能让用户感到心力交瘁。心率监测是这一年来一直提及的话题,但迟迟不见动静的节奏,也让智能手环的发展变缓。

我自己也用了一年的智能手环,但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每天同步数据。原因很简单,我每天对着一堆数据根本无从下手,智能手环的软肋也在这里,目前的智能硬件只是纯粹的记录数据,并不能为我们的规律生活提出改进建议并持续监控。

  ·数据不准

前文提到了目前智能手环只是作为监控之用,但数据的测量准确度并不乐观。首先是测步功能,目前运动距离只能通过每日步数与身高进行一个所谓科学的换算,但距离数值与现实差距比较大。GPS可能会更好的解决这个事情,但如何与何时可以植入到智能手环中,还是个未知数。

睡眠监控可能是用户更加关注的功能,毕竟我们日常运动可以通过监督自己来完成,但谁也不能控制睡着以后的事情。在我试用过几款智能手环以后发现,深睡眠与浅睡眠的数值相差甚远,这就会让我非常困惑,我到底该听哪个产品的呢?

  ·续航差

目前智能手环有两种供电方式,纽扣电池可以提供更长的待机时间,但目前更为普遍的是锂电池,一周的续航会让用户在充电这个问题上感到厌烦。每次出差的时候,为了防止手环没电都不得不带着充电线,生怕手环在路上没电。

  ·关于未来

前面说了那么多好像都在吐槽,但这也算是目前智能手环的一些弱项。但仔细想想,之所以大家会关注与购买智能手环,这与大家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无关系,所以厂商如何能抓住用户目前的痛点,才能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好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